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弹性学制给大学生更多选择自由

(2008-09-18 08:32:42)
标签:

杂谈

媒体日前报道,一向被认为有钱人才能读的美院,贫困生竟然高达三成。为了让贫困生能继续学业,广州美术学院大胆创设,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求学模式,引导贫困生休学赚学费。这一举措获得了学生及教育部门的好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1999年,从清华大学传出的一条消息,当时大学生创业热潮风靡高校,清华出台措施,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一时传为“佳话”。

 

这两条消息的相似之处是,学校允许学生因打工、创业而“休学”——而一般情况下,“休学”只适用于健康情况不适合继续学业的学生——由此体现了教育的“创新”,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创新”本就意味着我国高校实行的学籍管理制度,离开建立真正的学分制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谓学分制,即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获得学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学课程、确定自己修学年限。也就是说,如果提前修满学分,有的本科学生可以三年毕业拿到学位,也可以延长自己修学年限,用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拿到学位。在学分制管理中,休学创业、休学打工,不是由学校“允许”,而是学生自身的一种权利。

 

学分制的推行,在各国各地情况很是不同,美国早在1872年,就在哈佛大学施行学分制,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学生选课自由度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大多数高校没有明确的学年限制,而是根据学生的选课安排教学计划,学生半工半读很常见。而我国内地高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学分制,但从总的情况看,这种学分制属于“学年学分制”,即将学分制与学年制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一定年限范围内完成规定学分。在一些学校,“学年学分制”也被称为弹性学制。

 

实行完全学分制,对高等教育资源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极高的要求,这要求高等教育资源十分充足,高校的课程开设广泛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学校除对少数学生提供住宿之外,更多学生的生活服务完全社会化。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紧缺、学校对学生普遍实行集中管理的现实来说,学年学分制是比较适合的,一方面,这给学生一定权利,自主选择课程、自主确定学习年限,可以减少学业与打工挣钱、创业等的冲突,有的家庭贫困同学,完全可以每个学期少选课程,而用更多的时间去打工;另一方面,一定的学年限制,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约束学生过分放松或过度打工等行为,因为如果没有学年限制,一些学生无限延长学习年限,可能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充分利用,同时又不利于约束学生抓紧学业。

 

但是,对具体实行学年学分制的情况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由于各高校规定学生必修、指定学生必选的课程学分占到80%甚至更高的比例,只有不到20%的课程学分可由学生自由选择,以及各高校规定每个学期必须至少选择多少课程学分,“学年学分制”实际上仍旧是“学年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认真完成学业,学生能够支配的课余时间,其实很少,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想在大学里挣钱交学费,养活自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教育部门甚至明确规定,大学生每月勤工助学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以报酬8/小时计算,总收入不过320/月。因此,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普遍选择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接受学校帮困补助,争取获得奖学金,打工最多能补贴一定生活费用。某种程度说,这也不利于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培养。

 

目前高校推出的教育创新措施,受到好评表明,高校应切实推行学年学分制,真正落实弹性学制的管理,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在学年学分制中,以上的“教育创新”,不过是教育的常态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