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斗》2021年夏季号,收入第广龙散文《北斗照我去写作》

(2021-05-25 08:39:05)
分类: 散文

北斗照我去写作

 

第广龙

 

我和《北斗》关系不一般。

我刚来到董志塬,就知道庆阳地区(现庆阳市)办了一份刊物,名字叫《北斗》。能在上面发表作品,是我的愿望,竟然就实现了,时间在1982年,我刚满20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别小瞧《北斗》,只是地区级的内部刊物,那个时候,文学刊物少,发表作品难度大,比照现在,我觉得《北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亚于省刊。

给《北斗》投稿,虽然不是每次都能发表,但这以后,一年发一次,有时两次,这个待遇够高的了。《北斗》是季刊,一年才出四期,版面多紧张啊。

我是从平凉招生到驿马上技校,来到庆阳的地界的,毕业后分配到油田的野外队,后来换过几次岗位,再怎么变动,大约18年时间,一直在庆阳工作和生活。因为爱好文学,就和《北斗》有了联系。

《北斗》给我发作品,我得登门去看看编辑部的样子,编辑都是什么样的人物。到底年轻,一点也不怯生,说去就去了。一回生二回熟,我只要有机会去西峰,都要到《北斗》编辑部去。早先,编辑部在大十字跟前的一个院子里,是一栋老式砖楼,一间大房子,里头坐着文联的领导,坐着《北斗》的编辑。

《北斗》的编辑,一个是陈默老师,一个是贾治龙老师,都低个子,一个不胖不瘦,一个胖一些。陈默老师话少,贾治龙老师更幽默风趣一些。我人生地不熟,一个人来到庆阳谋生,在别的地方,遇到的多是冷脸,在《北斗》编辑部,能喝上热水,冬天去了,还可以围着房子中间的一个大炉子烤火。

记得有一次我回平凉探亲,回来时在西峰停留,特意去一趟《北斗》编辑部。和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说说话,心里是欢喜的。我不懂得怎么表达对两位老师的爱戴,拿出背包里的锅盔,使劲在桌子沿上往下扳,扳下来一半,硬留给他们,他们也没有生气。锅盔不值几个钱,我怎么就不囫囵留下来呢。过后,我曾反复自责自己。锅盔是我爸给我买的,是那种草帽那么大的锅盔。知道我在野外队生活艰苦,从老家离开时,让我带到单位上吃,见到了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我就愿意和两位老师分享这个锅盔。

后来,条件改善,《北斗》搬到南湖,那里风景优美,我去《北斗》,捎带着把公园也逛了。

我还到陈默老师家里去过,是简陋的平房,印象里是原先文联的办公室,房改分配,陈默老师住了其中一间。

一次去都到晚上了,陈默老师请我出去吃夜市。那时候,陈默老师家里困难,在路上遇见师母,正在摆地摊,卖一些日常零碎补贴家用。我不忍让陈默老师花钱,陈默老师生气了,连说听我的!听我的!

我和《北斗》的关系,就这么特殊。搁到如今,一个作者,要遇到这样的编辑,就难了。当然了,谁这么要求或者期望得到一个编辑能如此对待,连自己也觉得过分。

除了对我的诗歌在书信上具体辅导,和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说话,也是在帮助我提高写作水平。他们说诗歌,说文坛往事,有意无意,把写作的方法和体会讲了出来,我自然也听了进去,如果说我的写作能有一点进步,一定与两位老师的指导和扶植是分不开的。

也就是在1983年,我参加了庆阳地区文联和《北斗》举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参加的学员,来自庆阳各地,其中许多人是农民。来自油田的有三个人,一个中途回去了,一个在采油队,我是试油队,都是在生产一线下苦的。这也说明,不论什么身份,只要在文学创作上努力,都会得到认可,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机会。那时候,我在外面的报刊,也发表了一些作品,那时候的人真的喜欢文学,说起来都知道,知道发表了啥,写得啥。在我看来,一个礼拜的学习,可把福享了。吃住不要钱,吃的是桌子饭,热的凉的,干的稀的,尽饱吃。一天里,听老师讲课,在房子里交流文学,叼空出去逛街,这样的日子,跟做梦一样。要是在野外队,天天油工衣,出死力气,吃的饭跟猪食差不多,还要挨师傅的责骂,简直是天上地下,要是一年都这样就好了。自然的,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来自农村的学员,额外的,文联还给发误工补贴,这我也是闻所未闻。

那些天,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也是天天跟我们在一起,谈文学,谈其他,嘘寒问暖,家长里短,很随和,很亲切。我见识少,踏进社会不久,就享受了这么高的待遇,庆幸自己遇上好人了。

有《北斗》的鼓励,有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的关爱,我没有理由不认真写作。写出成绩,就是对《北斗》,对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最好的报答。这也是《北斗》和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的期许。如果说我在文学写作上有进步,能坚持到今天,我不能忘记,这其中包含了《北斗》给予我的力量,这其中有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的心血和付出。这是我要永远铭记,永远感恩的。

那些年,和《北斗》关系不一般的,不是我一个,是一茬人。在庆阳地界上,爱好文学,这个作者就像个宝一样,被《北斗》善待,被《北斗》关注和重视。那些年,陈默老师,贾治龙老师,不光对我一个好,对所有作者,都像对我一样好,都像对待家人一样好。


 

 《北斗》2021年夏季号,收入第广龙散文《北斗照我去写作》
《北斗》2021年夏季号,收入第广龙散文《北斗照我去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