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立独行的“孔子”

(2006-04-22 11:43:14)
标签:

君子

巧言

以直抱怨

夭夭如也

孔子

看到这篇文章,勾起一些往事,建个链接,聊做纪念。
http://public.hifa.edu.cn/xyxz/xy02.htm(文章内容再一次附在下面)

【摘要】2002年的旧作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并非整天“作古振今”,老是一幅紧张面孔和“圣人气象”。可惜后世汉儒,宋理,道学,乾嘉之流却往往如是令人望而生厌。
   

“子曰:君子不器。”人活着不是作为任何机器部件的,不是作为某种自己创造出来而又压迫、占领、控制自己的“异己的”力量的奴隶。人应该使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和实现。可惜在几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几千年的“顺民”之后,又出现了革命的砖头瓦片,四化建设的镙丝钉,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没有什么争夺的事,除非是射箭比赛,相互作揖行礼,上堂比试,完毕下来喝酒,这竞争是君子的竞争。这是一种何等仗义、狂飙的古典美德,为品质高贵的人向往怀念。可惜,如今太多狭隘攻算的风气,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真人格、真性情的人,才能喜欢人,憎恶人,君子的中庸,不是伪善的,八面玲珑的,整天去做人际关系的。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花言巧语,虚容假色,厚颜恭顺,左丘明以为可耻,我也以为可耻。藏起自己的怨恨,却与别人表面上交朋友,左丘明以为可耻,我也以为可耻。匿怨而友其人,巧言,令色、足恭,这是攻算家的常规作业,奈何!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去何忧何惧?”在情感上超然独立,深感自己生命的富有,这是真正高迈的人性追求和人生境界。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者与世合谐相处者,狂士积极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并不喜欢后世之所谓“谦谦君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与“君子群而不党。”,“周而不比”都是同义的,如此才真正反映出孔子求一己个性尊贵,独立而泰,泰而不骄,荡荡乎大丈夫本色,“不党、不卖、不私、不育”,不倚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这就是独立精神,至刚至大的人本理想。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孔子不主张以德报怨的,应该用公正来回报怨恨,以德报德,是非分明,顺理事物逻辑上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绝不滥杂价值判断,也不以一切利害为准则,其科学精神和社会的公德,不知是否会为当今掌权据势者所汗颜。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君子坚持正义而不固守小信。看来孔子也绝不是一味忠信仁义的迂阔之人,而是求大忠,大信,大仁,大义的襟怀境界。钱穆在《中国历史人物》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第二个孔子称赞的是伯夷、叔齐。他们是孤竹君之二子,父亲要把王位传给叔齐,父死了,伯夷说:“父亲要你继位,你继位吧!我跑了。”叔齐说:“你是兄,我是弟,你不做,我也不做。”也跑了。君位让给了中间的一个。遇到周武王伐讨,伯夷、叔齐从路上大军旁站出,扣马而谏,说:“你不该去伐纣,你是臣,他是君,此其一。你父亲刚死,该守孝,不该去打仗,此其二。”周武王手下要把两人拿下,幸而姜尚说:“这两人是义士,放了他们吧!”放了以后,周朝得了天下,可是这两人说“我们不赞成。”但大势已定。他们不吃周粟,到山上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大为佩服,说他们是“古之仁人。……当知要做吴泰伯、伯夷,也得有志有勇,有气有节,特立独行,毫不苟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一种生命?
后一篇:论语·雍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