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PK合肥社保

标签:
尹李杰合肥上海社保基数 |
分类: 人文底蕴 |
上海市社保基数每年4月调整一次;合肥是每年7月调整一次。
合肥市基本上只要参保就是五险,如果好一点的企业还会有公积金;而上海市不同,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还单独设立了三险。根据过渡期规定,非城镇户籍外来人员参加三险,此保险相对比以前的综合保险要好很多,但依旧与社保五险相差很大,这样的话外来务工人员相对就比较吃亏。城镇户籍外来人员参加五险,但是很多小企业没有执行,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比较人性化或者国企、外企等条件比较好的,才有可能参保五险一金。
目前两地参保情况分别为:
上海市:
2012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692元。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起上海社保最低基数为:2815元
社保缴纳基数下限:4692*60%=2815元
社保缴纳基数上限:4692*300%=14076元
公司承担:37%(养老保险22%;医疗保险12%;失业保险1.7%;生育保险0.8%;工伤保险0.5%)
个人承担: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
五险:4692*60%
公司承担:28.5%(养老保险22%;医疗保险6%;失业保险0%;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5%)
个人承担:9%(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1%;失业保险0%;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
上海大城镇保险缴纳比例:
公司承担:38.6%(养老保险22%;医疗保险12%;失业保险2%;生育保险0.5%;工伤保险0.5%;残障金:1.6%)
个人承担: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
大城镇保险:2338*49.6%=1160元(最低参保额)
上海小城镇保险缴纳比例:
公司承担:25%(养老保险17%;医疗保险5%;失业保险2%;生育保险0.5%;工伤保险0.5%)
小城镇保险:2338*25%=585元(政府固定基数)
综合保险:2338*12.5%=293元(政府固定基数)
综合保险(上海市社保局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合作的一种商业险)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日常药费补贴和年度老年补贴。
工伤医疗:在参保期间因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住院的费用。起付标准是上年度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3896元)以上部分80%的住院费。最高限额:缴满3个月的,为上年年平均工资;6个月是年均工资的2倍;9个月为3倍;一年以上为4倍,也就是近10万元。
上海市实行的综合保险是一种地方政策,而且是暂行办法,2002年开始,当时经办的社保局领导基本已双规,也就是闻名国内外的“社保基金案”,涉案金额高达15亿左右,其最大贪官前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目前仅以有期徒刑18年和罚款30万结局,不得不让人寒心!这个明显区别外地和上海人的政策,暂行一直到2011年下半年。
当今社保基金又成为国人话题,近日戴相龙理事长建议退休年龄延至65岁,用以弥补养老金缺口,不知其所云!不知其是否考虑到这凭空丢失的基金缺口,为何要人民分摊!另外国人的退休制度并未并轨,区别化的态度,不知有关方面领导是否已考虑!?
2011年7月1日起上海综保跟小城镇保险制度将陆续取消,原参加综保的外来人员将参加包括养老、医疗、工伤三个险种的本市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简称“新三险”。新三险的缴费基数统一为本市职工月社平工资的60%,但设5年的过渡期逐步到位。第1年(2011年)为本市职工月社平工资的40%(按目前
标准计算1558.4元),之后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第5年达到60%。原参加小城镇的上海户籍人员将参加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但养老跟医疗设3年的过渡期最终跟城保缴费比例保持一致。新三险的缴费比例总的为37.5%,具体如下:
1、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单位22%,个人8%
2、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单位6%,个人1%。个人缴纳部分计入个人账户,低于30元的,按30元计入。用于定点药房购买药品和看门诊,门诊用完则止。无门急诊大病待遇。
3、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为单位0.5%,个人不缴纳。
|
最低缴纳基数
|
缴纳比例
|
|
2338
|
12.5%
|
|
3896*40%=1559
|
37.5%+1.6%残保
|
|
社平工资*45%
|
37.5%+ 1.6%残保
|
|
社平工资*50%
|
37.5%+ 1.6%残保
|
|
社平 工资*55%
|
37.5%+ 1.6%残保
|
|
社平工资*60%
|
37.5%+ 1.6%残保
|
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2011年度个人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即1558元。个人缴费为:3896×40%×9%(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1%)=140.3元。如果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放弃过渡期,2011年度个人缴费基数按城保规定执行,最低缴费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2337.6元。个人最低缴费额为:3896×60%×9%(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1%)=210.4元。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执行五险标准。
公司承担:37%(养老保险22%;医疗保险12%;失业保险1.7%;生育保险0.8%;工伤保险0.5%)
个人承担: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
五险:4332*60%
公司承担:28.5%(养老保险22%;医疗保险6%;失业保险0%;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5%)
个人承担:9%(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1%;失业保险0%;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
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2012年度个人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5%,即1949元。个人缴费为:4332×45%×9%(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1%)≈175元。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执行五险标准。
http://b74.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9bf70f7b1af4826afbd13660b6c2317134874419b479d8c6cf9a1c1ade892788a29505d85c370d24c1cacd06c8a2537230016df7349090c0fb0c6b39832ec947f098d391b93289264a98356df7391021c8590435&a=74&b=74
合肥市
根据调整,合肥市2012年8月1日-2013年7月31日最低基数2033元,单位缴纳部分为562.33+15元医疗救助(工伤按0.5%费率计算);个人缴纳部分为223.63元;总计费用为800.96元。
公司承担:27.66%(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5.6%;医疗补助每月15元;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56%;工伤保险0.5%)
个人承担: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
五险:2033*38.66%=785.96元(最低参保额,外加医疗补助15)
2009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29658元,月平均工资为2472元。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期间,合肥市最低缴费基数为1483元,涉及补缴超过三个月期限的缴费基数为2472元。
社保缴纳基数下限:2472*60%=1483元
社保缴纳基数上限:2472*300%=7416元
合肥五险缴纳比例:
公司承担:30.4%(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8%;医疗补助每月15元;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7%;工伤保险0.7%)
个人承担: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
五险:1483*41.4%=614元(最低参保额,外加医疗补助15)
社保缴纳基数下限:2862*60%=1718元
社保缴纳基数上限:2862*300%=8586元
合肥五险缴纳比例:
公司承担:30.4%(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8%;医疗补助每月15元;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7%;工伤保险0.7%)
个人承担: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
五险:1718*41.4%=712元(最低参保额,外加医疗补助15)
合肥2012年7月社保基数上下限调整的同时,部分社保缴费比率也进行了调整。
具体如下:
1.企业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现为8%的,降至5.6%。2.缴费企业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现为2%的,降至1%。其他缴费单位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维持2%。3.缴费企业工伤保险缴费费率现为2%的,降至1.4%;现为1.5%的,降至1.05%;现为1%的,降至0.7%;现为0.8%的,降至0.56%;现为0.5%的,费率维持不变。按“工程项目”参保的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缴费费率仍按原政策执行。4.缴费企业生育保险缴费费率现为0.8%的,降至0.56%。
http://s7/mw690/46cd673etd9e88461a526&690
合肥地区包含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等四区四县一辖市。
由此可见合肥的社保体系优于上海,尤其是针对低工资阶层和外来务工人员,可以说合肥的保障性更好,而且合肥参保五险是全国通用的,可迁可转,可暂停可续交。而上海市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只办理了综合保险,那么此保险只在上海市有用,且不满一年拿不到养老补助,该保险也不可带转,其他城市暂时不对接。2011年转为三险的,计入社保统筹之中,目前政策信息不明晰。——信息收集(尹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