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假书还是吃苍蝇?

(2009-09-04 07:44: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这年头什么都有假的,而且越假越流行,越能渗透到社会的最细微之去处。图书也是如此。这些年,因各种各样原因,别人送给我许多书。其中一些明显就是假书。对这些书,还真不好处理。当废品卖吧,收废品的肯定会将它挑选出来,拿到旧书摊上去卖。当然,这类书最不能送给,哪怕是最贫困地区的学校图书室,那就太误人子弟了。没办法,只好在家里的阳台上,摆放两个书柜,将这类书尘封在此。说实话,真当废品处理,也不大敢。说不定有谁在书的某处设下陷阱,譬如在最不能翻到的地方,写下:请某某赐教等字样。这种事我就碰到过,一般签名的书,总在扉页。可偏偏有人,还在第一百几十页上再写一行类似的字。我明白对方的用意,就发了一条短信给他,说这是最另类的签名。意思是,我翻到这里了。一般送书的人,是希望对方看一看的。这等心理,大家都是一样的。尘封起来,还有好处,事隔多年,万一对方提起来,还能找着,看上一眼,说几句好听的话,且不说是否得罪,在对方听来多少也是一种鼓励。

曾去某地方参加一个活动,中午抵达后,便不断有当地文学爱好者来房间聊天,并赠送自己的新旧著作。晚上要睡觉了,简单地收拾一下客房,竟然收到近二十本书。也不知自己哪根筋在夜里出了问题,第二天上午,与当地的文学爱好者公开见面时,忽然对黑鸦鸦一大片人说,不要为了一点面子,一点虚荣,非得将自己不成熟的作品,结集成书,实际上,那些能在市面上买到的书号,绝大多数是假的。到头来,用这种假书,不知是骗自己,还是骗别人。

大概是这话伤着人。事隔不久,就有人要互联网上揶揄我。当然不是拿这事说事,而是说我不该拒收那次所谓讲课的讲课费,在一大堆理由之后,得出结论,我根本就不应该去他们那里。

这话里,当然还有别的缘故,但在我看来,就十分地觉得,假书真的太害人。这就像当下,越假越理直气壮,越假越闹得欢,越假越吃得开。说实在话,当初,我也只是怀疑,觉得有些书来种不正,却找不到证据。近日与一位在出版局工作的朋友聊起来,他正好长期负责这等事务,说话间就教我一招,且一点也不麻烦:第一步上网搜出“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第二步点开“CIP数据中心”,第三步将“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譬如我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最新精装本,相关的“(2009)第061819号”两组数据连续起来,输入相关窗口,再点击确定,陏后就出现“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六十年长篇小说典藏,2版修订本,出版日期2009年”等内容。与书相比,只有定价上有些出入,最初申报上去是99元,而实际定价是80元。

如此,我将刚刚收到的一本诗集上的相关数据“(2001)第34825号”,输入其中,所显示的是,此书号不存在,因为自2000年以后,这组书号数字已由九位数改为十位数。我再将也是刚收到的一本长篇小说上的数据“2005072088”输入后,发现此书号所登记的作者为济南市纪委书记、其内容是他在观赏书法作品、碑帖观摩后所写的心得之诗。

在信息时代,对信息的认证,比信息本身更为重要。正像有人鼓吹,苍蝇也是蛋白质,假书流行的时刻,正是将苍蝇当正餐来吃的时刻。

(也有并不知道自己掏钱出版的书是假书的,不妨按这个方法自测一下。特别是想自费出书者,一定要当面验过所提供的书号是否造假。)

 

http://www.cppinfo.com/images/icon_main_0.gif  CIP核字号验证
请输入验证码: http://www.cppinfo.com/Common/getCheckNum.aspx
请输入CIP核字号
http://www.cppinfo.com/images/icon_main_0.gif  年度CIP数据汇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