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anceinbook
danceinbook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70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镜

(2013-07-05 00:41:40)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心影踪

许久没在新浪发博客了。今晚竟然又在最不该熬的夜里熬夜,干脆把发在豆瓣上的文章转过来,并且敬告一下这边的朋友,如有兴趣,请上豆瓣来看我以后的新文章吧。名字“微风阁”。以后我的写作,会更贴近我自己一些,这边的公共身份,我暂时驾驭不了,等论文出版之后,再看如何调整吧。难为还有人在短信息时代耐心看长东西,你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谢谢关注!

 

眼镜

 

微风阁

 

 

在明清的中国人遇见外国科学家之前,大概一度以为全宇宙的知识我们都已经掌握了。可不是吗?放眼望去,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河里游的、地里长的东西,我们差不多都熟悉了,身边的皇上、臣子、军队、农民、商人我们也都认识了,手头的诗歌、音乐、舞蹈、戏剧也都在发展着,种地的爬犁、过节的烟火、郎中的药草、印刷的活字,个个也都好用。。。这个世界,到底还有什么可以好奇的呢?

然而人们没有注意到,在不久的后来,不远的欧洲,一副眼镜可以让人看到月球表面乃至更远的地方,而另一幅眼镜则可以让人看到细菌还有更深的位置,而人类真正探索宇宙的知识史,仿佛才刚刚过了《前传》部分,以后才能进入原子乃至原子能的知识大爆炸时代,这个时代里人人都是科学家,人人都把身边的世界当做一个神奇的未知来对待,人人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实验世界。绵延在帝国的那种对于人类知识近乎终结的满足感(《四库全书》之类的总结心态),即将被对于巨大无边的、新的惊讶和狂飙突进的好奇探险所打破。

早上与同事谈话,意识到如果把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的话,我们的清朝才真正是一个所谓文化产业经济至少占国民经济GDP一大半的、不折不扣的支柱产业。或许除了些许的采矿冶炼、宝石加工和采盐造纸之外,或许当时其余的衣食住行人们皆是相对自足的,小额的贸易额,或许远远比不上政府(宫廷)采购的珍奇古玩、字画收藏、以及民间富贵人士购买的各种接近设计艺术品的瓷器、家具等等吧?(数据待考)——有趣的是,这些支柱产业的流转,本身正好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尽头的体验,仿佛永恒即在此刻,无我无他,无近无妄。对于新科技“奇技淫巧”的指责,更是符合世界尽头居民的习惯思路。大陆已经终止,剩下的海洋,留给神灵吧。

其实眼镜的发明,才是真正改变人类的重大变化。透明的玻璃早在数千年前即在两河流域流传,而在玻璃基础之上诞生的眼镜,才催生了整个人类视觉的延伸,以及后来在视觉感官基础上整个世界观的重塑。如果没有眼镜,我们的今天还会和过去一样,身边都是熟悉的事物,都是阳光下懒洋洋的倦怠——尽管很多时候,也是诗意的倦怠。。。

今天的中国真的重视眼镜吗?尽管眼镜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但现实生活中,眼镜又多么经常被人误用啊!当我们最需要一副宏观的眼镜,帮助我们获得更高层面的远见卓识时,人们却常常摘下了它,用常识去理解那些只有带着望远镜的人才能看见的景象;当我们最需要一副微观的眼镜,帮助我们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时,人们却常常抛弃了它,反而用习惯的思路不耐烦地对待微观世界里可能改变每个人命运的新发现。每个人的眼镜度数,按说都应该根据他们最需要的位置、最需要的时刻做出调整吧,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换自己眼镜的度数呢?大部分不过是在模糊中体会那种用常识贯通一切的快感吧!

呜呼!我不是眼镜的发明者,却不得不常常为人们错带的眼镜感到惋惜或着急。这个并不是我们民族发明的宝物,既然已经流传世间,就请大家多多珍惜,好好用它吧。没有它,我们还将沉睡在永远的大陆边界;没有它,我们还将只能看到眼前最熟悉的那一片,从而失去翱翔于万物之表象之外、突破身边动物伙伴们局限的宝贵机会。

阿弥陀佛,生身为人,无梦何为?生身为人,有梦何故?

——题于我和我的小团队,三个语言工作者,在条条框框的现状之下决心每天用一段时间“学习、讨论一条新知识”的计划实施首日。今天的主题其实是“新城市主义” New Urbanism,学着学着,不知为何激发了我对眼镜这一意象的片刻闪念,于是聊记于此,以兹未来查考发挥,或有他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