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2012-07-27 16:08:24)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心影踪
转载留存
 

    社会资本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他把学生的家庭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大类别。这三类资本几乎贯穿学生的整个受教育生涯,也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才。先前研究多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文化资本的重要作用却被忽略,而实际上家庭文化资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家庭文化资本是家庭成员通过相互交流和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占有特定的文化资本(如学历、文化商品以及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修养等),并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势,表现于家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成长起至关重要的指引促进、乃至阻碍作用。文化资本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一是具体的形态,以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二是客观的形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如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三是体制的形态,以客观化的形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可以被视作具体形态的文化资本,而被社会认可的学历和文凭则成为制度化状态的文化资本。这两种形式的文化资本虽然不可以直接传承,但可以通过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让子女在无形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中得到继承,再次在子女并通过学校教育使其制度化为教育资格。

    布尔迪厄认为,家庭文化资本主要体现在父母的教育程度上,其次是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耐用品、文化参与、教育期望等。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子女求学动机等方面的能力越强,获得并判别有关学校、教师、教育活动、就业机会的信息并间接的影响子女的血液和就业的能力也会越强。根据布尔迪厄的观点,运用文化资本这个概念,可以解释不同社会出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方面差异的原因。他指出,家庭出身不仅仅通过单纯的经济收入来影响求学的孩子,文化资本的传承也是阶级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在剔除了经济位置和社会出身的因素的影响后,那些来自更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的学生,不仅具有更高的学术成功率,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中,都表现了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消费和文化表现的类型。可以看出,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概念提供了一个处理文化和社会选拔现象的复杂框架,提出了一个关于家庭和文化资本以一种微妙方式影响孩子成才的新观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