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荫公园和798

(2010-07-13 22:43:34)
标签:

70后

杂谈

柳荫公园和798雨后的柳荫公园,幽静得有点不真实——这还是北京么?两只闲虫野鸭,一池残荷暴雨,便惹人无限沉思。

柳荫公园和798

柳荫公园和798

 

柳荫公园和798

最近跑了趟怀柔水长城,又去了一趟蟹岛和798,对北京的地理概念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原来,周边很多天天挂在嘴边说要去的地方,并不是那么难去的。就像坚持不买车不学车的我,用公共交通车一样也可以到的,而且,夜宿农家院,不时换换周边的感觉,对于身心和家庭也是一种有益的扩充。

 

在798里,从前我一直不以为然的一个巨大白色鸟笼装置,此时一旦置于时尚小店商家游人之中,反倒显得有了意义。随顽童步入鸟笼,择石桌石凳而憩,并无太多不适之感,若是喊得三五好友打牌,恐怕混个半天也未可知。只是抬头仰望天空时,才会发现头顶宛如教堂般神圣而又不可逾越的边界。。。于是,人为什么要去挑战那些边界呢?为什么要去思考那些早就没有人思考的问题了呢?难道是80年代的教育让我们痴狂,非要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以前书架上,哲学和艺术居多,虚妄的试图阐述绝对真理的居多,今天看来最后也没打得过老马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关系决定论,特别是没有打得过林林总总的历史书、纪实书、文学书、那些错落对比的瞬间里,人性的厚黑与参差。而神学乃依旧是神学的疆域,本来就不是供探讨的,也需要惊鸿一瞥才行的。(我想起那天在怀柔街上竟然看到一个大声与某CULT教主对话的着迷者,又想到每天街头各处回顾样板戏、革命歌曲并杂之以市民英语歌曲比赛的中老年活动队——贫瘠的土壤自有其虬曲的文化,又当何说?难道自己不也是脱胎其中吗?)——想想自己,布尔迪厄尚未读好,乔姆斯基也没阅尽,古典戏曲一无所知,西方影乐不得门径,无论是离真正的思想者、真正的创作者,还是真正的改革者和行动者,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何必庸人自扰先就染上自我夸耀的文人抒情呢?友人提醒说真正意义的新文化都在80、90后,因为他们和世界的文化并无隔阂,那么,所谓70后的意义,大概除了习惯的恋旧、早期的反叛和集体的忧虑之外,恐怕便只剩一些梳理工作了,连先锋和启蒙都算不上吧。而所谓先锋和启蒙,除了心理意义上的道德优势之外,本身又有什么价值值得如此去追求呢?想到这里,真真切切意识到自己已经三十三岁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真是一个比但丁的中年还要叫人恐慌的年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