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anceinbook
danceinbook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70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竞赛状态:人、体育和文化

(2008-08-24 10:38:41)
标签:

奥运

体育精神

中国文化

杂谈

分类: 微风感悟
竞赛状态:人、体育和文化
 
精彩奥运之后,长篇大论似乎显得冗余,但写上两句,也是对许久不写字的一种磨炼吧,姑且试试。还不能脱离抽象习惯的自己,对奥运有一种新的感触,于是自问:人的潜能,是不是在竞赛状态下才得到最大的发挥?
 
的确,只要站上万头攒动的奥运竞赛场,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身上每个细胞都会处于最紧张状态,而他们最细微的动作表情,以及比分的每一个变化跳动,又可以让兴奋的气氛一刹那传遍全世界,让数亿人同时难以入眠。这种奇妙的同步和传染,是否源于人类对于竞赛天生的热情?
 
延伸开去想,是不是正因为我们自己把竞赛当作日常生活的基本隐喻,将运动员当成个人想象的投射,所以才会控制不住地为他们的精彩而喝彩,为他们的努力而振奋?是不是“竞赛”二字,乃是人类最简单的兴奋剂,从古代神话中的神袛斗智,到当代大片的魔怪斗法,从职场商场的博弈斗争,到综艺节目的名人斗嘴,但凡有人的地方,有人的公共空间,就该有竞赛的形式,有竞赛的状态?

竞争的隐喻,不止弥漫在公共空间,就在最私人的创作领域,也是不可避免的吧?写小说的同行会在叙事手法上竞争,看自己能否用最精到的语言把最丰富的内容传递出来,给读者以震撼;拍电影的新人会把他人的镜头语言都放在心里作比较,看自己的演绎能否作出更好的效果,让观众来投入……而在这种力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创作之前,则是漫长的学习的竞赛,看谁的记忆力最好,理解力最强,资源最丰富,能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心仪的作品和大师都纳入脑海,成为随时取用的宝库。——“出名要趁早”,不是吗?而由此而生的此消彼长的追赶气象,是否也是文化创造领域精彩纷呈的动力?

竞赛状态仿佛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体育、乃至整个现代社会的自然规则,然而人的文化真的可以当成你追我赶的体育竞赛吗?我们是不是常常在这样的思路中规训自己,有时恨不得把文化也体育化、工业化,或者个人追求短平快的艺术认可,乃至走入了另一条歧途呢?——事实上,体育有严格的、可量化的规则,永远有一个明确的、唯一的排名,这个规则可以延续几千年不变化,如同生存竞争般单一,体育裁判不会因国别和文化背景差别就作出不同判决;而文化创作的独特,恰在于除了基本的人道主义信念以外,没有严格可以量化的规则,每个创作者都是在自己的想象空间里寻找自己的语言,对话自己的受众,文化艺术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喜好选择从来都是千差万别,而可能作为裁判的史学家,对文化也只能作出基于背景差异的不同诠释,这就不是生存的竞争,而是共处和理解的艺术了,文化的价值,也常常需要时间的淘洗,才能看到其深刻的分量。在这个没有唯一标准的领域里,怎样的努力才能跑进竞赛的前列?如果把文化也当成体育来严格地、规范化地训练,甚至在艺术上提出定量的、主观化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会有多少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又有多少真正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力作呢?

作为“文化奥运”的最大亮点,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都是宏大的,祖先的成就和国家的意志通过集体的书写,放大成唯美的抒情或铺陈,变成视听震撼的自我宣言和召唤,但这种抒情的整齐划一以及浩大的投入,似乎仍然更多以20世纪国家竞争的心态、集体创作的模式为蓝本,似乎还并不完全意味着更先进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当代文化中个人创造的自发活力和放松自在。要让这种更细腻的文化创造活力成熟蜕变出来,就如同经济领域要从劳动密集、环境破坏型经济升级为知识、智力密集型、环境友好型的创意产业一样,要让内容驳杂的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欣赏、加入和引领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反思、酝酿、学习和交融,让传统不再是唯一的依靠,让口号不再是唯一的指标,让身份不再是唯一的局限,让艺术家成为真正的独立者,让游戏、善意和创作的精神渗入到每个人心中。

中国奥运会的金牌数已经是第一了,每个得奖的领域都站满了欢呼荣耀的幕前和幕后工作者,但这种有志竞成的、全民一致的短期体育目标,似乎也还并不意味着中国是世界上体育最普及、生活最健康、心态最阳光的国家。除了体育盛事的成功组织和体育明星的个人魅力之外,我们更需要的是人民日常生活中闲暇的增多和改善,需要的是医疗、社保、教育、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改善,需要的是公平、透明、诚信、尊重和参与的体育精神真正进入国家体制和民间生活,让这种新的科学理性的国家精神得到彻底的消化和吸收,用以冲刷中国文化中绵延许久的阴谋、封闭、斗争、虚伪和逃避的潜在暗流,从而获得新的空间和最好的状态。

——在数万人齐诵《论语》的整肃形式下,可能掩盖着这无数种私利的争夺和分别心;

——在数千人按体育规则的行业竞争状态下,可能涌现出各门类杰出的明星和学习者;

——而只有在一个数亿人得到爱护、尊重、鼓励和帮助的多元环境下,才可能出现一种真正深入革新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真诚、向善和清新漂亮。
 
竞争是永远不能消失的,但竞争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作为历史中的人,我们在想象的竞争中,不可能沉湎于祖先的荣光,只能在当代的世界里焕发自信。儒家也好,道家也好,法家也好,古希腊也好,古印度也好,现代苏俄也好,当代美国也好,我们一直以来忙于学习的各种模式和道路,都必须放到这个敢于向自己发问、向自己挑战、让自己成长的时代里,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和世界的珍惜,一条一条印证,一条一条创造。只有为了这个目标的竞赛,勇于革除沉疴,长于自养正气,才是最伟大的竞赛。每个人的对手本质上都是自己,国家也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秋在故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