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纪念王崴 |
如果掷碎了它,播种了它,看
春天是不是会向世界显示
它是永恒的爱的一株纯洁的树。
春天是不是会向世界显示
它是永恒的爱的一株纯洁的树。
——希梅内库《十月》
爱王崴的博客开到今天,已经是两年多了。两年多以来,这里收了王崴的部分文章,转了一些朋友们的文章,也写了些自己的东西。而王崴的作品,则很大部分收集在刚刚出版的《文集》里,还有一部分收集在以他命名的纪念网站里。事实上,虽然按照整理身后文字的规矩,我也一直希望能把所有和王崴有关的剪报、图片、朋友文章、物品全都整理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说实话,两年之内从事这项工作,情绪上很难超脱出来,往往会因为一个细节就止步不前,效率也很难提高。同时,我也一直希望在以前影评圈朋友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活动机制,或者有步骤地做点慈善事业,以便延续王崴的梦想,但越是深入就越了解到此类事对主办人有很高的要求,而我现在还远远达不到,也暂时没有找到和现存机制最好的合作方式。因此,我现在的愿望是,首先继续学好电影,最大程度地吸收文化历史方面的知识,争取在学识和才能上打下一定基础,然后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和王崴有关的事情,包括继续整理资料,开展相关活动等。而所有这些事的前提,还必须是我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健康的身体、清醒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才能集中精力,事半功倍。
两年以来,这个博客写得最多的,也许是我自己的经历、学习和感受体会,如诗歌、电影、戏剧、文化、生活等等。这些东西和王崴及其广博的兴趣和观点不完全一样,文笔和才学比起王崴来还差相当远的距离,而且两年来因为自己内心的痛苦、煎熬和矛盾,也流露出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许这个博客已经演变成我自己作为另一个独立个人心灵历程的曲折记录。事实上,从王崴离开的第一天起,作为王崴遗孀的身份和我自己作为一个独立思考和生活者的身份一直就在相互依存和影响之中。有时候,我写的东西和做的事情直接就是为了王崴而存在的,而更多时候,我所记录的一切又和我个人生活中的前因后果有关,只是在底层流淌着从王崴身上学到的各种美好情感,以及我通过他感受到的生活态度。事实上,据我的理解,一个充满遗憾的遗孀所能做的,要么就是将先夫的事业当做自己唯一事业来做,用回忆、想象、写作或者培养他的孩子等等事情,用全部生命来纪念他。如果王崴有一个孩子,如果我们俩岁数再大一些,如果他的著作或电影已经成就,或者我没有自己本来的事业,这一道路或许会是我最佳的选择。事实上,我亲爱的奶奶和许许多多的长辈妇女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历史上无数的作家艺术家遗孀也是这样做的。而在浮华的当代社会,我身边的好几个朋友也处于这样的坚强选择之中,默默为孩子、为感情、为先夫的事业付出并守候着。但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这一选择有多么艰难,特别是当这个女性也有自己的事业追求,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希望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完成自身价值的时候。——我不想多说中国当代的社会环境仍然有多少干涉个人生活隐私的习惯,而传统的集体心理期待中又蕴含了多少对女性从属地位的僵化成见,但从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来说,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劳动妇女,一个遗孀无论怎样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要是忠于自己的内心情感,忠于自己的实际才能和愿望,对自己的生活能够独立负起责任,能用最大的善良和真诚来对待回忆和现实中的一切缘分包括父母兄弟等等一切关系,那她就是健康的,是值得赞赏的,甚至是完美的。她的品格,和世界上所有其他人的品格一样,完全由她自己人格的统一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来体现,她的未来也是充满自由的,没有什么形式上僵化的、绝对的标准可以估量和限制。
王崴离去后,我开始第一次真正虔诚地进入佛教和人类哲学当中关于生死的思考,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反思生命本来的意义。同时,在老师指导和自己兴趣下,也开始研读一些学术著作,这里面的许多体会,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并且越是修习,越感受到自己的浅薄,越加不敢发言。补充一句,我自己以前是学英美文学的,毕业后一直做翻译和文化交流工作。说实话从小阅读量不是很大,也没写出过像样的作品,虽然一直仰慕有才学的人,但也是王崴之后才敢慢慢涉足更丰富的文字和电影领域,让自己尝试解放出更多的创意和梦想。这个学习过程,我想并不晚,因为我的动机很单纯,只是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不断学习前人的知识成果,不断提升内心的觉悟能力,不断净化自己的精神和想象,让自己在世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虚度,这就够了,至于学成什么,做成什么,则都是合理利用时间和方法,随缘应化的事。关于这个博客,通过这两年的体会,我也感觉到,象《疯狂的石头》里说的,做好博客这门业务也要“专业”,如何交流最有意思、最有内容,如何既处于一个群体当中、又具有个人特色,甚至应不应该做,有没有必要推广,都有很多学问。而今天,在开博两年之后,这个博客和我自己一样,也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也许她将更加开放自由,更加注重文化内容,或许作为一个练笔之地,更加注重独立的探索和表达,或许她并不需要刻意的推广或营造,只是希望保持某种本色。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都认为这个博客的宗旨没有变,也永远不会变——那就是爱王崴、爱世界——而这个爱字的内容,只会越来越丰富。这个博客由王崴的热情和精神而起,也将经过我的手和我个人的思想,永远带着他身上的光明和纯真而生长下去,象带着他基因的孩子,成为他青春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如果说这个博客借以立足的根本是什么,到底是王崴的个性还是爱王崴的个性,我想都不重要。如何写下去,写什么,我想也可以不拘一格。因为我的立场是明确的,这里就是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没有自私狭隘,没有虚伪做作,有学习而不依赖,有模仿也想突破。它必须是一个健康自立的孩子,没有唯一的局限的期待。我自信,这也正是我继承王崴、将我对他的情感升华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它也得到了我身边同伴们最积极的支持,就像王崴的孩子一定会得到所有叔叔阿姨的关心一样。我还想,爱王崴博客上的文章,内容和观点可能过时,但其精神和风度,则永远都不会过时。因此,这也将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博客。
前一篇:922活动照片
后一篇:《色·戒》:以纯真超度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