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123剧社阐述的戏剧观

(2006-10-30 23:57:25)
(注:目前被我堂而皇之印在私人名片上的“青春中国”123剧社,是我和朋友们尝试近2年的一个项目。工作中各种东西,特别是空洞的表演看得多了,忍不住以为我们年轻一代换个角度,可以做得更有意思的。所以不怕虎地构思了这些,能否从这一思想开始发展,聚集兴趣相投之人真正有所作为,就看天意、智慧和方法了。)
 
本篇东西旨在对自己的戏剧爱好选择方向和澄清思路,因此文字比较粗线条。其中提到的几部好戏,以后有机会也将详细分析。——晓春是把我真正带进戏剧世界的人,不知会不会有其他对戏剧和表演艺术感兴趣的朋友也会继续关心这一点。——我个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倒确实是越来越明确地关注“戏剧评论”和“电影评论”制度的建设,以为它们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进入也相对容易一些。如果能通过123剧社也好,通过工作也好,通过鼓励其他机构做的评论杂志也好,通过未来的华语电影网站和论文也好,对改善这一格局有所裨益的话,倒是非常适合我,值得大力去做的事。
 
 
[摘]
 
我非常关注戏剧在当代社会的深刻价值,认为我们所处的消费时代以及繁忙工作,对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蒙蔽的危险,而戏剧则是深入内心、洞悉人生、解放自我和情感宣泄的一种极好方式,也是打开心灵、结交益友、提升个人修养和表达社会观点的良好办法。戏剧作为现场艺术,具有电视和网络等等媒体所缺乏的互动性和人文性;作为游戏方式,则具备综合其他艺术、激发创意和丰富生活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由此,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特别是综合自己喜欢的很多作品、书籍、老师教诲,包括现代舞理论、当代艺术思想和文学作品等等,我个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人本主义的、简朴自由的态度来对待戏剧。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表演者,对生活具有丰富的感受和表现能力,而具备一定社会经验的一个群体,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戏剧内容和语言。因此只要掌握了良好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们都可以成为很有品质的戏剧爱好者和实践者,我们的剧社也可以成为有深度、有创意、有特色、有情趣的戏剧基地和乐园。
 
……
 
我希望做什么样的戏剧艺术?我想回到戏剧本身的哲学意义上来。我认为一个人一生中有两个大问题要面对,一是自己,二是世界。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情感、行为、思想、从何而来,往何而去,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以及与自己内心生活相关的一切,都是具有无穷意义的问题。而世界,则包括世界的形态、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世界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矛盾、勾连和因此引发的情感态度立场,等等,这些都是每个人时刻都在面对的问题。个人面对这些问题时,除了日常生活当中混沌的认同和平淡的机械反应以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通过艺术的途径,以更丰富的方式表现和解读生活,激活自己的内在情感和潜能、并通过巧妙的模仿、反思、比喻等等,对生活予以自己的理解、叙述和表现,从而释放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的修养,体会更充分的精神成长与交流的乐趣。

这里有一些西方戏剧作品对我影响很深。正如方小黑(袁鸿)在123剧社成立之初就提过的“做减法”一样,当我们回到每一个人的本身,以人为核心表现戏剧内容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已经拥有了很丰富的戏剧语言,完全不必担心外在的其他因素。西方当代戏剧当中的很多作品都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短打契柯夫”、“盒中故事”、“狂恋武士”以及独角戏“培尔金特”等等,这些戏剧里的角色,完全不是从某种整齐划一的“美”的标准出来的,而全是最真实简洁、身份自由转移的社会个体。当然,如果要来细致分析这些戏剧的亮点和启发性,又需要另起一大篇文章了,这些我们以后都可以做。而现在我只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由兴趣而起,没有资金支持也无须面向市场的民间剧社,我们应当相信自己,从戏剧本身的内容出发,从人的表演和表现能力出发,从游戏和参与的态度出发,不偷懒、不等待、不苛责、不懈怠地探索自己心中戏剧的内容,把戏剧当成我们“说话”的一种手段,让戏剧成为自己的一个延伸。所谓“不向心外求一物”,你自己是什么样,最关注的,最感动的,最触动的是什么,从这些基本东西开始去理解戏剧,去观察和体会生活,并用戏剧的方法来表现之,这样才能出真东西,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真东西,也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总结起来,我想要做的戏剧就是要“发现自己,表现世界”,并且希望将这一观点提交剧社朋友讨论,看大家是否愿意以此为剧社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特色。我以为我们的立足点是立足于个人特点的原创与合作,解放人的身体表现力和创造力,然后在逐步深入的模仿、学习和发挥中,开创和积累表现情感、生活、历史、社会等等大千世界的语汇和方法,从而使戏剧真正滋润我们、丰富我们、扩展我们,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
附:今日日记(更准确的说,是夜记,值得用来提醒自己的好习惯.)
 
同事照顾,今天得以先行回京学习。周一的北京,仍沉浸在中非论坛造成的不便与正式感当中。晓春父亲自津来访,与二猫共处在家中小住,同吃周遍小餐馆,絮叨家常琐事,温暖倍至。忽知一位极好的同事爱人患癌,震撼心痛之际收到短信,其中自勉之诗深沉坚强,令我许久无言默祷。上午上课,从詹姆信谈到德法理性主义传统和英美经验主义传统,争论“现代”、“后现代”是否假命题,延伸想世界各国包括宗教国家学术和思想传统还没有实现平等多样的遗憾,自己又扯进了对中国文化无原则“天人合一”的反思和批判。下午欧建平老师过来讲舞蹈,激情奔放,从我一直不太喜欢的古典芭蕾放到超级崇拜的法国现代芭蕾“烟”后,气氛立刻大变,男女之间起承分合生死梦回,肢体和空间语言挥洒如神化,一舞之中如此完美,真是看得我如痴如醉,不觉还泪流满面。舞蹈至此,如何能以话语叙之!仰望如此高山,我和剧社的小小实验,简直差点都不敢再做下去。咬咬牙,还是努力吧!老师说,天才就是劳动!就是劳动,从零开始,有什么废话?就做起来罢!晓春的书,我一并拿起就是了。大任务有大智慧,肯定能战胜!当然,现在是全力防止熬夜,马上就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