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生学什么?

(2006-06-07 13:10:02)
魏斯博士在他的Many Lives, Many Masters(台译《前世今生》)里面说,每个人到这个充满情感、体验、痛苦、矛盾的世界里来,都如同修行一般,有很多课程要学习。如果能悟到自己前世的教训以及此世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个人就可以说有了自省和自知的智慧,那么他/她就可以获得解决自己生活中最根本问题的钥匙,从而得到此世真正的价值和幸福。
 
这些话看过之后,在心里留下了很长的影子。拿这盏仿佛不起眼的灯,对照自己和他人,竟也投射出不少的闪光来。比如,一位朋友对社会堕落面看得太多,凡谈起什么来都是无奈的口吻,对任何试图改造社会的工作都以为天真或徒劳,我觉得也许她前世便是屡战屡败的商人,此世要学的便是乐观;比如另一位朋友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觉得自己什么都已经知道,而什么又都不愿去做,弄得最后自闭起来,我猜测他也许前世便是饱食终日无聊透顶的王子,最后糊里糊涂把国给亡了,此世要学的便是谦卑开放和体恤;比如还有的朋友对爱情永远不放心,东想想西想想,捕风捉影风声鹤唳,自怜自艾唉声叹气,在恋爱路上进一步退五步,我琢磨伊前世大概是在战场上被最信赖的战友出卖,并且被敌人捉住当面嘲笑侮辱过的,因此此世别的工作倒在其次,信心和放心是最应该学的。
 
魏斯博士研究病人,采用的是深度催眠法。我这辈子不知能不能学会这个神奇的工夫,但我想,妙语爱语、善巧方便等等法门,对于受到不同程度心理困饶的人,也许都能有点帮助。而拍电影,讲故事,用想象和直觉来唤醒人们对于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前生的回忆乃至自省,对于心灵的治疗一定都有用处。(西方学界谈到“主体认同”,不过是个客观的科学名词罢了,在我这里还是医学和度人的概念比较有感触。)
 
至于自己,也许此世最需要修的课程,就是耐心。因为我喜欢做事、说话、狂想,但不擅长规范自己,常常是铺开无数个摊子来就把自己赶得天上地下鼻子眉毛脸的一塌糊涂,人情与事务都会因此而显得草率,为此也常受其害。估计上辈子我大概是个被套了三辆车连夜赶路的马儿,永远也停不下来。这辈子有幸做了人,我可该好好学习和享受一下耐心的意义了。(本来想引用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后来发现和居鲁士弄混了,在此修改,惭愧!)
 
又想起三毛: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写出这么清醒文字的人儿,也许最后还是没有学会自己该学的东西,就是等待。毕竟死亡作为我们学习的结业证书,不是到校长办公室偷来就能算数的。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提前被通知毕业了,我们也只有叹气的分儿——谁让我们天分浅呢?只好有机会以后再追啦。
 
《前世今生》书的简介
 
关于心理治疗,很好的一篇文章,随喜转贴: 另类疗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