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温州模式看民间融资体制利弊

(2012-05-22 08:34:42)
标签:

金融

融资

温州

银行

民间借贷

财经

杂谈

分类: 政经商银

2012/5/22周二

 

早上看新浪财经新闻,爆出温州民间融资纠纷数量猛增,令我想起上个月与一位温州民间融资机构的总裁聊了几个小时关于未来温州融资市场。包括过去我做并购项目时在浙江遇到的很多融资课题。把这些串在一起,就能看出温州融资体系、或者说中国民间融资体系的优劣。其实这种金融渠道与借贷模式和传统中国文化有关,即便是周遭国家如韩国日本也有类似的问题。简而言之,那就是”关系金融”。

 

当然关系在华尔街、伦敦都有很大作用,但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关系仅限于融资“敲门砖”,借给你还是不借给你,依然公事公办按规矩来,犹太人再抱团,也不会随便把钱借给另外一个犹太人。送你钱是一回事,融资贷款那是另外一回事。解放前中国银行业在业务上有爱国行为,但一般来说只能在不影响大局下,会有类似的借贷。我曾祖父程慕灏先生从1913年入中国银行从业近80年,经历了中国各个时期动荡岁月,记得他曾经说过,银行服务很多时候是晴天打伞,未必能雪中送炭。虽然讲的是商业银行,融资也是如此。

 

但在传统中国乡绅文化中,这样做就显得很没有人情味。乡绅文化中,一个乡中的领导者,不仅调理人和之事,也要协调乡里经济互助。这种经济互助不少是“非盈利”,如集资给几个有出息、但家境不好的孩子们去念书。乡绅文化的人情关系决定了资金借贷融资的行为。这种文化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强大的能量。面子人情决定了你的借贷决策,而不是冷冰冰地分析对方的财务数据和营运情况。这种民间融资心态,南到广东,北到鄂尔多斯,是带有相当普遍性的。

 

举一个例子,一个大家庭中,老三没钱买新房子,于是家中的“乡绅”级人物(如三个孩子老母亲)可以命令老大老二出资,甚至让老大老二的孩子们也做些贡献,一起帮老大买套房子住。这种消费和融资行为,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比如老大的孩子要留学家中资金不够,于是老太太可以命令所有家中各房资助。这种消费融资理念,反过来也决定了中国民间融资。也就是说,情面大于收益。

 

温州民间融资模式和鄂尔多斯等都很类似。一个“牵头人”,先把亲戚朋友的钱集资过来去炒房子、投资股票、放高利贷。牵头人很讲究信誉,一旦有了收益立刻,定会把丰厚的回报及时送到投资人手里。于是投资人们会帮牵头人去拉更多的关系进来,牵头人的资金池因此呈几何数级增加。至于牵头人拿了钱去做什么,后面的投资人不会去问,因为这个关系网内的人都相信他,自己没有理由怀疑,更不好意思去直接打听牵头人的投资活动是什么。

 

牵头人一旦开始做开了融资借贷,他本身也会用类似的人情面子去做做事,自己关系网里的熟人来借钱,他会首先考虑。当然他也怕放出去的钱回不来,于是对方拉来另外一个关系人做担保。牵头人不仅借贷放心了,还多认识了一位(担保方),生意就这么越做越大,客户网越来越广泛。人情大于天,而相关的经营风险看的少了,甚至都不好意思多问。最近在北方一些城市,如承建商缺钱,于是找来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再去找一个自己认识的民间借贷机构,这位借贷机构老总一看是好朋友介绍来借钱的,二话不说就给了承建商一笔不小的贷款。至于说承建方的生意有无能力偿还,基本不会考虑。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人如此做问题不大,当民间资本融资都如此来,以网络化、社会化辐射出去,越来越多的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便形成了一种融资体制。

 

日本1991年前也有类似的体制。体制内的企业、银行、投资机构互相协助,如同一个乡的乡绅领着一群人的模式,这种融资互助体系让西方国家大吃一惊,因为这完全是对西方融资方法理念的一种颠覆。在日本经济出现问题之前,西方国家都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相当不错的融资理念。

 

如同任何体制都有其缺陷,这种东方式融资体制的缺陷也是很明显。

 

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时候,这样的资金融资效率极高,资金利用率很好,可以很快帮助周围人或企业发展。这种带有些“福利性质”的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达到了极致。即便你企业一段时间内顶不住,这种融资也会帮助渡过这个难关,而且这个段时间的定义很灵活,不像西方国家那么死板。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极高,非常有利于企业长期战略性发展。

 

但缺点是借贷靠网络人情,借贷风险意识极差,很多经营性的风险被不断的“贡献融资”掩盖,而且这种风险会在暗中不断迅速累积。一旦外部经济形势或行业形势不对了,其累计的损失会一下子大爆发。

 

和过去乡绅经济不同的是,过去乡绅经济涉及的融资不过是一乡的范围。但今天这种融资就不同了,其集资的资金链很长,非常社会化、网络化,连带投资方的数量极广,上到大企业大富豪权贵,下到百千小百姓,他们的资金都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牵头人”关系进入到融资体系中。这样造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社会辐射力惊人。经济好的时候,大家一起发财,经济一旦不行了,所有人的资金全部一起陷进去。鄂尔多斯的情况也是如此,当年日本从巅峰跌落下来整整20年至今还是缓不过来,这种金融体制有相当大的责任。

 

虽然国家现在提倡金融改革,并在温州进行金融改革试点,有些专家谈到存贷利率浮动自由化等建议。

其实,另外一个更关键的,是要改变民间融资的理念、借贷方法、以及相关的风险防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