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数不定
(2011-02-24 16:45:39)
标签:
定数命运佛易经哲学人生杂谈 |
分类: 儒释道医 |
2011-02-24 星期四
古人话说,一切皆有定数。以前不理解,有了一些人生历练之后才慢慢看出些门道来。其实古人的话很有科学道理。
所谓定数在科学中,比如一个人的心脏机能,跳到一定次数之后,必然会停止跳动。比如人类细胞分裂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分裂,因此得出人类自然天年在120岁左右。世间万物之诞生、发展、灭亡,都有一定的时间表和相关数量级。可见定数一言,绝对不是古人骗人的话,而是千万年来的经验之谈。
从生命物质的定数,可以推断出一个人命运的定数,比如一个人这辈子只能吃多少顿饭、多少种类和数量的蔬菜、肉类。其实这也有道理,如果你狂吃乱吃,老天会让你得诸如糖尿病等疾病,让你忌口,停止吃那些好吃的。如果你放任浪费粮食,那么之后总有一天老天会让你饿肚子。老天给每个人的“定量”虽然不同,但每个人还是有一定的定量,前面多花,后面少花,甚至没的用。所以小时候,祖父祖母绝对不许我浪费碗里的米饭,每颗米饭必须吃光,不然老人会说:“作孽啊”。
从吃饭推断到穿衣,推断到花钱,也是如此,推断到工业中对自然资源的挖掘、使用、浪费、节约、环保,亦是如此。早开的花早谢,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古人早就看到这一点,因此提倡俭、朴、素、养。修道的过程言之为“抱朴”。
而今社会的人们不喜欢说什么朴素节约,动辄言之豪华奢侈,酒肉之臭,乞讨之声,相闻坊间。历史上任何国家和社会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各类问题,疾病丛生,怪相百出,天地不善,人心叵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定数下的因果报应。
凡人都有定数,国家也有定数。定数虽有一“定”,但也不是彻底不可改变。《了凡四训》的故事,就是一个最好的如何改变自己命运定数的故事。虽然主人公没有修成终极佛果,但至少极大地改善了自己和后代子孙的红尘命运。
改变定数靠自己的行为,要靠俭、朴、素、养、慈悲、行善、寡欲等古训,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了,可以改变自己的定数,如果一个国家做到了,可以江山长久。
定数不定,是古人留下的智慧,无论做人持家,还是管理国家及天下事,应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