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反英雄们的完美结局

(2011-05-23 07:47:08)
标签:

影评

速度与激情5

反英雄

乱世佳人

卡萨布兰卡

詹姆斯迪恩

娱乐

分类: 影音娱乐

反英雄们的完美结局
2011年5月23日周一

第一次看速度与激情第一集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看了第一集后第二集也看了,但没有印象。没想到一转眼都拍了五集了。一部好莱坞商业片能拍到三集以上,证明这部电影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演员来说能与如此一个系列有缘,很是难得。

第一集原本真正的明星是保罗沃克,但却捧红了冷面肌肉男文迪塞尔。到二楼第五集,文迪塞尔已经不能全裸上身来秀肌肉了,相反白色T恤下的肚子反而有些明显。文迪塞尔从蹿红到现在,估计他如今也要40岁的人了,到了这个年龄要保持很好身材,光靠练已经不够,还要有好的基因。即便是当年的红小生保罗沃克,面部棱角也开始变得有些松垮。年龄不饶人,虽然他们的外形不复当年,不过他们的角色已经成了一种反英雄的象征。

好莱坞反英雄较早的象征性角色,应该属于亨弗雷褒嘉在“卡萨布兰卡”中的男主角里克。女性角色中,30年代开始走红的演技派巨星蓓蒂戴维斯把女性中的反英雄形象演绎到了极致,如她的成名作“人性枷锁”以及后来的代表作“信”。男性“反社会”电影角色在早期较难成被主流文化接受,“反社会”形象最多只能算是“淑女爱流氓”中的流氓或纯粹恶棍。克拉克盖博扮演的白瑞德(乱世佳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把“反英雄”正式进入到“主流文化”、并以此为标签的开拓影星被公认为是蒙哥马利克里夫特,他在影片“阳光下的罪恶”(与伊丽莎白泰勒合演)中反英雄的男性成了这一角色的象征。从此为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以及后来的教父系列等等打开了大门。不得不提另外一部美国电影“邦妮与克莱德”,该片是根据真实“雌雄大盗”事件改编的电影,曾经成了西方社会“反社会”的象征。电影与现实中,他们都最后被警察围攻打死。这种结局可以说是必然的,这和好莱坞无形的道德底线有关。

但是在那个时代(1930-60年代),反英雄角色虽然被接受,但依然不能得到主流社会道义上的“好报”,因此里克必须在最后“从善”,而克里夫特在“阳光下罪恶”中也必须得到道义和法律的惩戒”,蓓蒂戴维斯在“信”中的女主角最后不得不被安排成“罪有应得”地处死。主宰好莱坞电影道德标准的海斯法典结束后,好莱坞电影还是不敢轻易走“偏”。罪有应得、恶有恶报等等的规矩还是反映在影片情节中。第一个能算是逃离这个结局的是马龙白兰度的在阿瑟米勒“欲望号街车”中的男主角,虽然他强奸了自己太太的姐姐,但最后并没有得到法律的惩戒,自己太太最后离开他而去,仅仅是道德上对他的惩戒。

到了詹姆斯迪恩时代,他把反面英雄变成了文化象征,虽然詹姆斯迪恩只演了三部电影,但其中一部“无理的叛逆”成了这个时代的巨大烙印,而电影一开始,詹姆斯迪恩扮演的“坏小子”便是以一场赛车来开始。从此,街头赛车成了美国一种“反社会”的象征,影响深远。从此以后,“街头赛车”成了好莱坞的王牌。“法国贩毒网”中的赛车成了后来的经典片段。“速度与激情”是这种“叛逆赛车”的延续。就连科幻片中也要运用一下这个“赛车”概念,最典型的莫过于“星球大战”系列影片。

叛逆、赛车、反英雄组成了“速度与激情”的核心,其中还包括了种族、社会阶层差异、以及对黑帮和主流社会强大势力的嘲弄与反击。对于都市化很严重的欧美国家来说,电影的那种天马行空的赛车和斗争,帮助他们抒发一下平日里工作压力的爆发。

文迪赛尔是这部电影中的“坏小子”核心,保罗沃克则是绝大多数“白领”们的自我参照物,保罗沃克后来从不由自主到彻底叛逆社会、与文迪塞尔同流合污的这一系列情节,对于都市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快乐梦想和幻觉享受。文迪赛尔角色的妹妹美丽青春,与保罗沃克的感情也是一种“典型化”的情节。但是在今天都市人巨压下的生活,他们不需要复杂的情节和过多真实感,生活的真实感让他们已经很难承受,电影中的幻觉效应才是他们需要的。

好莱坞很能摸准各地观众心态,但要把这些元素做得恰到好处,也非易事。首先情节要编的像回事,其次就是演员的选择了。应该说,文迪塞尔的成名有好莱坞意外,不过这个意外是个令他们惊喜的意外,因此电影重心从第一集的保罗沃克(当时他是影片中唯一的一线男星),逐步提高了文迪赛尔的角色分量。等到文迪赛尔成名后,干脆来个“双星照耀”的平衡架构,这样即照顾到了都市白领们,也吸引了更多中下层拉丁裔美国人群族的拥戴。让这部电影系列成了美国新千年中影响巨大的商业系列。

影片到了第五集,已经力量不足,对美国社会的反抗演绎也玩儿尽头了,因此引入了巴西黑帮作为主导人,其次让著名的摔跤手成功转型为英雄影星的“rock”(洛克,意思为岩石)扮演了美国跨国搜捕警察。洛克曾经是美国职业摔跤联赛中的超级巨星,他外形不错,一身巨大结实的肌肉更是令男人羡慕,让女人偷笑。而他的黑白混血特征,让他既有黑人肤色也有白人面部棱角,因此在美国的观众缘非常好,男女老少、黑、白、拉丁裔通吃,作为一位商业影星很成功,让他进入这部电影,无疑增加了电影对观众眼线的卖点。

对Rock扮演的这个美国警察角色的处理,还是延续了对第一集保罗沃克的角色的处理方法,只不过更加简练些,没有感情因素,也没有男男女女的纠葛或者种族以及社会阶层的冲突。洛克在这部电影中虽然地位处于配角,不过他一出场,巨大的气场的确对这部已经有些强弩之末的影片起到了明显的拉升作用。

最后的结尾是一次当代好莱坞反英雄的完美结局。但这还是要符合一些好莱坞的道德底线。他们的钱来自黑吃黑,不是来自“抢银行”等公众资产。此外他们在夺取财物之后,他们消灭了当地里约的黑帮势力,帮助洛克扮演的美国警察,因此这笔钱算是对他们的“报酬”。

这部电影另外一个卖点就是“刺激”。电影与其翻译成“速度与激情”,其实不如翻译得更加粗鄙一些,叫“速度与刺激”更好些。这种眼球听觉等感官上的“刺激”技巧,可以说当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弄得过好莱坞。那种刺激干,犹如一个夏日中一个疲劳不堪、饥渴难耐的人,突然被一股冰镇啤酒当头灌入。即便情节上的缺陷,也被这些“刺激”卖点所掩盖了。

当一个系列出现了,观众与评论容易说“没完没了”啦,如今的“加勒比海盗”就有这种待遇了。但当一个系列真要退出的时候,观众和评论会“口下留情”很多。告别一个系列,让我们在感情上觉得或多或少有些依依不舍,毕竟这些系列曾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