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坦然面对中国女排的大滑坡

(2010-11-11 11:31:24)
标签:

排球

女排

陈忠和

王宝泉

世锦赛

日本

综合体育

体育

分类: 体坛博弈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中国女排经历了小组赛和复赛,在201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上止步八强。这是中国女排自1974年以来的最差成绩。作为一个从70年代末开始看排球的老球迷,说实在我和一些老球迷对这个成绩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我个人反而希望女排这次能输得惨一些,不是为了看笑话,而是希望女排和中国排球界不要再夜郎自大,敢于正对现实。

 

女排的大滑坡其实在2005年就开始出现了明显苗头,这个苗头表现在“二连冠”的七仙女们,在强队面前打比赛,无论她们怎么努力,自己的进攻总能被对方清晰有效地阻拦瓦解,而自己的拦网和防守无论怎么努力,都被对手们前后排快速多点进攻所突破。那时候,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已经被对手摸得一清二楚。而固守于自己陈旧的“快速多面”战术体系,其实早在那个时候,中国女排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女排发展。

 

中国女排今天的没落,首先源于排球理念的落伍。不少人会说,我们两连冠的七仙女,在她们身体出现大面积伤病之前,陈忠和教练采用的不就是一个放大型的老女排体系?不照样拿了世界冠军吗?

 

的确,当时的周苏红是放大版的郑美珠和巫丹,赵蕊蕊是放大版的周晓兰,身体素质出色的刘亚男延续了亚洲闪电进攻,杨昊王丽娜是放大版的姜英和侯玉珠,超级替补张越红具有郎平当年一锤定音的能力(虽然她地面功夫不能与前辈相比),张平是放大版的杨晓君,冯坤则颇有攻击性二传孙晋芳的影子加上自己超强的网上和地面能力。场上有着铁三角的一传防守体系,两位主攻也能自保一传和防守。七仙女整体技术虽然不能和老女排的细腻程度相比,但比对手要高出很多,加上高度、身体素质都是历届女排之最,才有了2003世界杯、2004奥运的两连冠成绩。

 

但成绩优秀不等于没有问题,问题早在2004年就开始显露。

 

首先,落后的“超极限训练”严重透支了女排队员的健康,导致2004年雅典奥运赵蕊蕊两次的断腿。奥运赛后冯坤和张平的膝盖、杨昊的腰椎、张娜的颈椎、刘亚男等老队员的高度伤病集体爆发,到了2006年世锦赛前夕,连号称练不伤的仙女周苏红在训练中拉伤了。即便如此,我们还在继续这种60、70年代日本女排的魔鬼训练方法,并认为是灵丹妙药。练残了七仙女后,新一代女排队员的训练伤病继续在核心队员身上发生,而我们总会找个各种各样借口,觉得一系列的训练受伤是偶然事件,非但不引以为戒,反而说是队员的身体太娇嫩。其结果,超极限训练把中国女排队员一个个伤得很重,从七仙女到现在,伤病一个接着一个。和七仙女同时代甚至更早的欧美队员如内斯李汉、索科洛娃、加莫娃等等,到现在依然生龙活虎的,而我们的七仙女们基本退光了,只有周苏红世锦赛前被突然召回后,只集训了一个月,能打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如果这次世锦赛没有周苏红,中国女排的一传防守会更加惨不忍睹,成绩说不定更可怕。

 

更加根本问题是排球理念方面,中国排球界一直觉得中国女排体系是世界最先进的,我们的技术能力比欧美对手好,速度比欧美对手快,除了身体素质,中国女排在技术和战术体系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作为一部分老球迷,早在2006年我们就看出问题所在,感到中国女排应该放弃2006年世锦赛成绩,大力培养新人和新的战术体系,特别是需要吸收世界排坛先进的立体快速多变的战术理念,打造新的战术体系,在快变基础上,要有前后排多点战术进攻,要有出色的拦网和合理的防守站位,并引入临场电脑指挥系统,在比赛中及时了解对手变化并制定对策。然而,仍然沉浸在2004年奥运冠军光环,排球界觉得中国排球理念和技战术体系很先进,不用什么引进先进理念或训练手段。典型的说法,就是胡进在雅典奥运之后,对陈忠和建议,只需要微调2004年的阵容,就可以拿下2008年北京奥运冠军。

 

经历了2005年大冠军杯的失败之后,解释原因是老队员身体疲劳所以成绩差。在2006年世锦赛女排差点进不了八强,要不是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救了中国女排,那一年我们就会止步八强。2010年世锦赛的最差成绩,本来在2006年就会出现。郎平的帮忙换来了2006年世锦赛中国女排的第五名,这个名次不好看,但让中国排球界松了口气,用张平刘亚男冯坤等伤病为借口,说女排没事,“狼”没有来,我们还是第一集团,还是金牌有力争夺者。

 

作为老球迷,当时我们眼看着女排开始脱离了世界第一集团。2008年陈忠和教练拿下了北京奥运铜牌,虽然不是金牌,还是给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中国排球界注入一针强心剂。至少这个成绩我们还能说自己是世界第一集团。

 

2010年世锦赛应该说是一次真正唤醒。不去谈一流强队了,甚至不必看二流球队,光看看三流欧美球队如加拿大、秘鲁女排。过去一提到欧美三流球队,国内球迷心中就会出现一群慢吞吞,一传防守无能,慢慢地高举高打,个人技术差得简直业余的队伍。但这次看了她们的比赛后,我们真的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所谓欧美“三流队伍”了。过去的欧美三流队伍,后排防守无能,我们只要捅捅吊吊就能要轻松得分,过去的三流欧美队伍,根本拦不住我们的快变战术,而她们自己基本上没有任何快变进攻,只有慢吞吞的2、4号强攻加一些更慢的后排进攻。

 

可如今看看三流队伍如加拿大和秘鲁,进攻体系基本上采用了当前立体加快变的战术,后排防守站位清楚,起球率相当不错,此外,前排副攻也能进行身前和身后快攻战术如背飞等,对中国的背飞前快战术的防守也能跟上。而他们的立体进攻能力,速度比我们快,突然性强,战术味道很浓,明显超过中国女排,加上还有我们副攻不会的远网快攻。这些三流欧美队伍的战术进攻能力,绝对不比中国女排差多少。如今的三流欧美队伍的技战术能力,远远比过去所谓的三流欧美队伍高很多。这样就不奇怪为何我们打这些三流队伍,都不能像过去那么轻松自如,还要用主力阵容才行。

 

而中国排球界和球迷,几年来一直还在以老眼光看待所谓三流欧美队伍。依然在夜郎自大,如今2010年世锦赛女排止步八强之后,还有些人在说,只要我们发挥传统的快速多变可以战胜对手。殊不知,我们的快速多变,早就被对手研究透了,也学得八九不离十了,而对手的先进排球理念、战术体系、临场指挥的数字化、身体素质训练等手段,还在被我们排球界和球迷们嗤笑,我们依然嗤笑欧美队伍迷信电脑,嗤笑欧美队员吃蛋白粉和营养液,嗤笑她们娇嫩不吃苦闹性子。觉得靠着“三从一大”的超极限训练,中国女排可以一如当年袁伟民时代一样打败对手和电脑夺得世界冠军。可惜这次,世界女子排坛早就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而我们还梦幻地生活在80年代初。

 

2010年世锦赛的大滑坡,自然有我们内部的原因,首先是2年三换主教练,特别是世锦赛前一个月王宝泉教练的突然辞职,对队伍的影响相当大。临阵换帅本来就是兵家大忌。从阵容上说,攻防核心队员惠若琪的受伤离队,对于如今防守一传和强攻能力岌岌可危的中国女排来说,在排兵布阵上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大赛前一个月主教练离去,更是对全体队员的心态和训练的持续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当然这还仅仅是成绩不好的一个导火线。

 

即便当时王宝泉教练没有辞职,中国女排能否进入八强也没有十足把握。该赢的自然会赢,该输的还是会输,只不过场面好看些,但不会改变女排大滑坡的本质问题,那就是中国女排在排球理念、选材、战术体系、训练手段、临场指挥能力,已经全方位的落后。

 

王宝泉在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时,第一次和真正的强队如巴西对垒之后,发出了“没想到”的感叹,并说中国女排现在在世界上也就是二流的结论。中国女排主教练公开说中国女排是个二流球队,这也算是第一次。可是排球界领导们和不少球迷,还是相信中国女排可以在2010年世锦赛打入前四。

 

中国女排2006年世锦赛几乎止步八强的遮羞布,在2010年世锦赛被一把撤去了。中国女排现在是二流的声音也被媒体和广大球迷们接受了。这个狼来了的警告来晚了四年。不过晚来总比不来强。

 

从学习角度来说,先不必看欧美队伍如何(有不少人会打人种牌了),我们完全可以先看看亚洲的老对手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队伍。她们怎么从过去多年来“逢中必输”的境地、发展到现在可以和中国女排对抗、甚至互有输赢?过去多年来,无论她们如何一传防守好、快变速度比我们强,可总被中国女排压着打,而如今为何我们的拦网再也不那么容易拦住她们的进攻了,同样一传不太到位,我们为何只能打调整四号位强攻,而他们却能打出漂亮的跑动立体战术进攻?为何他们的矮个子队员的后排进攻如此有力而多变,而我们却做不到。她们那里提高了,我们哪里落后了,业余球迷都能一目了然。

 

承认自己二流落后是第一步,下一步是该如何好好学习、迎头赶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