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植入广告电影
(2010-08-29 13:57:11)
标签:
蒂芙尼早餐奥黛丽赫本克拉克盖博植入广告影音评论月亮河娱乐 |
分类: 影音娱乐 |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电影“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对话破坏了电影的气氛,“杜拉拉”的植入广告更是满天飞,虽然有些无伤大雅,谈不上破坏情节,有些则是令人喷饭。当然,而今电影体制不同了,钱很重要,电影赚钱不能光靠票房,这样风险太高。如此植入广告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可以理解。
电影内植入广告,并非中国首创,世界经典电影中不乏有植入广告的作法。007系列中的汽车就是一个例子。植入广告可以,关键还是要看怎么个植入法。有些植入广告电影,日后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
一次买了一套世界电影经典套装碟,不经意中看到一部过去一直想看却没机会看到的电影。这部电影,应该说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植入广告的典范。也许受到今日中国那么多的植入广告电影的影响,一时兴起,想看看这部电影的植入广告是怎么做的。
这部最著名的植入广告电影,植入广告之彻底,干脆连影片的名字,都直接用了赞助商的商号。
这部电影,就是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蒂芙尼早餐”。
蒂芙尼是美国的一家著名的珠宝首饰店,如今也开进了中国都市,我曾陪太太去看过蒂芙尼的首饰,说实在并不是特别喜欢。设计风格有些生硬,更加适合身高马大的欧美女人,与亚洲女子不太适合。然而我们之所以去蒂芙尼,很大原因因为听说过“蒂芙尼早餐”这部电影以及奥黛丽赫本的相关形象。
就是这么一部电影,居然如此有效地给蒂芙尼做了几十年的活广告,蒂芙尼真该笑到心底了。
到底经典在哪里,只有看了才知道。而看了电影之后,才知道为何这部电影是经典。
电影一开始,晨曦中的纽约曼哈顿,大街静谧无人,一辆黄色出租(Yellow Cab)在街边停下,车门打开后,走出了一身黑色裙装、带着太阳眼镜的奥黛丽赫本,慢慢吃着手中的早餐,缓缓走到大道边的橱窗,欣赏着橱窗内的首饰。橱窗中到底陈列了什么样的首饰基本看不到。镜头里,只有橱窗玻璃中天使般的奥黛丽的影子,时而凝神注目,时而褪下太阳镜,俏皮地歪着脑袋。背景音乐是口琴与乐队演奏的、风靡世界数十年的电影插曲“月亮河”。
这段片头看完,禁不住倒回去,又重新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感慨万分,经典到底是经典,一个开头,令人神往。迄今为止,电影开头的这段镜头组合和“月亮河”配乐,依然被蒂芙尼作为自己的标志性广告,回放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之中。
蒂芙尼早餐的故事情节颇有一定的现实性。故事中的女主角是一位离家出走的漂亮女郎,来到纽约后梦想能嫁给一位超级富翁。男主角是一位挣扎在生活中、靠色相与中年富婆来往的作家。两人相识后,为了各自梦想而彷徨无奈,相互安慰相恋,最后走到一起。
这部电影除了片头,还有几个令人难忘的经典镜头。
镜头一:How do I look?
男女主人公在奥黛丽的公寓中见面,还没梳洗的奥黛丽要去监狱陪一个黑帮老大,这是她一份首付不菲的固定工作。奥黛丽风风火火地在狭小的公寓里跑来跑去,一边和男主角聊天,一边在打扮自己。最后她跑入小房间换衣服,房门打开,一个头像近镜,奥黛丽抚摸耳坠,笑着问到:“How
do I look?”(我漂亮吗)。---------
这样的美丽,这样的演员,无以伦比,空前绝后,Never before, never again!
镜头二:口哨叫出租
早期好莱坞电影中有一部叫“一夜风流”,著名演员克拉克盖博和克劳黛考尔伯主演。该片中有一个著名的叫出租车镜头,身为记者的克拉克盖博为离家出逃的富家女叫出租,出租车一辆辆呼啸而过没人理他。结果克劳黛亲自出马,故意把裙子撩起、大腿一露,顿时数量出租戛然而止在她面前。搞得大男人克拉克盖博哭笑不得,同时翘着嘴角微笑地欣赏着女主角。克拉克盖博这个招牌性的微笑,以后不断出现在其他好莱坞经典电影如“乱世佳人”等片中。
该片捧红了克拉克盖博和克劳黛考尔伯,两人因为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奖,这部电影横扫了奥斯卡五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成为在“乱世佳人”之前,获得奥斯卡奖项最多的电影。最有意思的是,宣布最佳女主角时,克劳黛考尔伯本来正在火车站出门,因为她觉得自己不算什么大明星,基本无望获得最佳,因此没有出席颁奖。不料在上火车前的一刹那,奥斯卡颁奖人员追到火车站,告诉她获奖消息,得知自己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克劳黛火车也不上,疯疯癫癫地和工作人员跑回去领奖。
“一夜风流”中“美腿拦出租”这种搞笑的电影手段在20、30年代,凸显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一种性心理心态。虽然当时女性地位不是很高,但隐蔽的女权主义思潮已经抬头,并在电影中显露。考虑到当时的男性接受程度,电影采取了这么一个让克劳黛卖弄色相的折中表达方式,克劳黛富家女的定位,依然是依赖男性、让男性欣赏的漂亮附属品。
三十多年后到了奥黛丽赫本的时代,美国女权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女人不再必须依赖男人。女权主义的明显抬头也反映在电影中。同样叫出租,奥黛丽赫本不用再像当年克劳黛考尔伯那样必须明显地卖弄色相。看到男主角叫不到车,一身黑色套装、宽沿黑帽、黑色太阳镜、面无表情的奥黛丽,二话没说,毫不客气地在男主角身后,手指头往嘴里一放,一声响亮花俏的口哨声后,出租车戛然而止,男主角尴尬地说:“我一直想学(吹口哨)可一直学不会”。与克拉克盖博那个富有男人征服性的翘嘴角微笑相比,这里男主角的感叹,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对女主角佩服。前后两段“拦出租”的的经典镜头,反映出美国男女社会地位的一种微妙的改变。
镜头三:月亮河
某日早上,男主角在写作,窗外忽然传来楼下女主角弹着六弦琴的乐声。男主角立刻跑过去。镜头一换,一身家居便装的奥黛丽赫本,梦幻的两眼迷离地望着外边世界,靠着窗户,用略带沙哑轻柔的嗓音,唱着“月亮河,宽又长,带着我旧日的情愫,心碎的彷徨…….两个远行者,整装待发,准备在精彩的世界里流浪,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屏息敛气地听完了奥黛丽的歌声。静止dvd,回放,再次欣赏。
与影片“蒂芙尼早餐”同样成为经典的,便是这首“月亮河”(Moon River)。无论是配乐版,还是演唱版,“月亮河”成为世界电影和流行乐坛中最成功的配乐和主题曲,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被众多世界各地的轻音乐乐团、歌手们一次次演绎。
有意思的是,最风行的“月亮河”演唱版,并非奥黛丽赫本在影片中的那段,而是美国著名老牌歌手安迪威廉姆斯的演唱版。安迪威廉姆斯由于演唱了“月亮河”,从此走红美国流行乐坛数十年,如今年逾古稀的安迪威廉姆斯,偶然还会登台为自己的歌迷们演唱。而歌迷们每次必点他的“月亮河”。月亮河对安迪威廉姆斯的演唱生涯影响巨大,以至于后来当他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剧场,干脆将这个剧场取名为“月亮河剧场”。
80年代初上海深秋的一个月夜,我第一次听到安迪威廉姆斯的“月亮河”,这首歌曲,成为了80年代我在上海小资产生活的象征之一。
“月亮河”从此也成为了纽约浪漫梦想的象征,几十年之后,轰动世界的美国电视系列片“欲望都市”中,在曼哈顿的深秋、男女主人公分手之际,电视剧同时选用了安迪威廉姆斯和电影版的“月亮河”作为点睛配乐。
(**现在博客播放器内的第一首音乐,便是“月亮河”的电影插曲版本**)
植入广告 – 蒂芙尼
最后说说片中的蒂芙尼。这家美国老店的首饰有多么诱人,影片中基本没有什么具体展示,不像如今的影视片植入广告那么喧宾夺主地露面。
电影中,蒂芙尼首饰店真正出现只有短短几分钟,两人来到女主角心意的蒂芙尼店后,口袋里没有多少钱的男主角想买一件低于20美元的首饰。蒂芙尼的销售人员、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听了他们的要求后颇有些无奈,但依然彬彬有礼地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这家身在曼哈顿的高档老店,是女主角的一个梦,是她对美丽生活的向往。从片名到内容,蒂芙尼在片中若隐若现。蒂芙尼那种高不可攀的纽约第五大道气派,与女主角不切实际的梦想,在电影中合二为一,珠联璧合地诠释了电影的主题。
如此的植入广告效果,看多少遍,作为一名观众,我也不会有任何意见。
“蒂芙尼早餐”这部电影的结尾没有逃脱典型的“好莱坞梦幻结局”。故事情节虽然有一定现实意义,但基本层面上没有什么太多新意,属于典型的“软性”题材。从电影制作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然而这部电影,看后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因为影片中,有奥黛丽赫本,有“月亮河”,有一幕幕难忘的经典镜头。同时,也让观众永远记住了蒂芙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