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投天使之死
(2010-06-30 22:58:50)
标签:
风投天使投资刘晓人红鼎集资杂谈 |
分类: 政经商银 |
2010年6月30日周三
红鼎创业投资的起始阶段,曾经红极一时。2006年我还在投资银行工作,就看到过关于红鼎的报道,中国有了自己本土的高科技天使投资的风投公司。当时觉得国内发展真是飞速,令人应接不暇。没想到国人思路的转变如此快,风投的管理人才培养也如此迅速。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刘晓人创立的红鼎基本破产,刘晓人在投资失败、被债权人逼迫之下,自己去了经侦大队报道,说自己是集资诈骗,结果被判处死缓。
从以下的描述中,觉得刘晓人一开始似乎是真的想搞天使投资,但似乎他对天使投资的本质理解很模糊。天使投资是带有极高风险,失败案例占大多数,也许投资10家公司,能有一两家投资成功上市后,可以大赚一笔。但他却给他的股东们答应了很高的固定回报率。这样等于把自己的资金的出入给卡死了。结果是一旦中小企业出现亏损,红鼎投资失败,那么红鼎需要定期支付给投资人的利息就成了巨大的财务负担。
估计为了支付这些高额利息,刘晓人无奈之下,走向了非法筹资,这边借了高利贷立刻去还前面拖欠的利息,然后继续如此去筹资,一轮轮下来终于顶不住,为了保命,只要投案自首。
这样的案例,以后还会有。红鼎不过是第一个骑摩托车被撞死的人而已。
很多中国的富人们,的确有钱了,发财了,因此觉得自己样样都能干。外国人玩风投挣钱,咱们也来玩玩。对风投的营运、人才储备、风险意识很差的情况下,贸然自信满满地进入,结果重则判刑,轻则投资失败。
中国的风投也罢,天使基金也罢,要搞这些,管理者先自己搞清楚这是什么样的投资,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风险。连这些都搞不懂,贸然去开设天使风投或者产业私募基金,最后都会面临类似的下场。就算集资人没有做违法的事情,最终也会导致商业投资的失败。
背景资料
刘晓人,男,生于1965年8月4日,祖籍浙江昌化上溪村。
17岁时,刘晓人就以500元初始资金开始创业,经营根雕、鸡血石、工艺品和茶叶贸易,赚得第一桶金。他曾表示:“这些传统业务每年给我带来2000万元利润。”
2006年7 月15日,刘晓人联合另外5位自然人,成立了红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宣传资料称,红鼎创投是一家“以本土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专门从事互联网领域的天使投资,计划3年内投入资金1亿元。
随着刘晓人名气越来越大,经历越来越神奇,越来越多素不相识的人被他“忽悠”进来。他找他们借钱,然后“以更高的利息,将钱贷给别人,从而获取息差。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底,浙江的中小企业大量倒闭。众多向刘晓人借钱的企业还不了款。以前“有借有还”的他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只能后账还前账,但是高额的利息又会扩大资金黑洞。”2个亿的债务每个月仅利息就需要支付约500万元左右,如果加上尚未公开的融资,每个月刘晓人支付的利息至少有上千万元。
到了2009年5月 4日,被债权人追讨而难以脱身的刘晓人,不得已下选择了主动报案。就这样,集资上亿元而无力偿还的刘晓人向浙江省德清县公安局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