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归: 不懂为何中国品牌汽车价格如此高

(2009-08-25 11:36:35)
标签:

汽车

价格

宝马

丰田

本田

凯美瑞

思域

雅阁

卡罗拉

奥迪

通用

美国

中国

分类: 政经商银

几年前刚回国,看着满大街跑的世界品牌汽车,觉得中国人真的进入了汽车时代。当时考虑到工作需要,曾经想买一辆汽车,被一位海归朋友拦住,劝我千万不能在国内买车,同样档次的汽车,旧款式在国内价格比新款式在美国要贵一倍以上。后来自己逛了一圈,请教了些大学老朋友,印证了那位海归的话,从此打消了买车的念头。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汽车销售量猛增,大量的国际汽车工作如大众、通用、标志、丰田、本田等纷纷在国内合资设厂,建立自己生产和销售网络。国内汽车开始慢慢降价,到了2008年后的金融风暴,中国汽车业稍微受到了一些小挫折之后,汽车销售又开始火爆了起来。

 

最近去了一次温哥华,对比了一下北美汽车销售价格,发现国内汽车虽然价格是比过去降低了不少,汽车的更新换代也算逐步跟上了国际节奏,可是汽车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远远高于国际价格。

 

就将2009年中国和美国销售的汽车价格做个比较。这是纯粹的新车销售价格比较,不包括汽车性能的比较,一般而言,美国销售的汽车是国际最新的款式并且使用最新的技术配置。而国内销售的品牌车技术,一般要落后于北美市场。

 

就拿2009年来比较,丰田的卡罗拉 (Corolla)和本田思域(Civic)属于同一类汽车,在美国属于体形偏小的四门汽车(Sedan),属于美国中低收入的普通百姓之家常买的汽车款型,也是在美国销售量处于前两位的车型。在美国2009年新款的价格,一般为1万5千多美元,折合人民币仅仅10万元。在国内该价格是在16万人民币甚至更高。而且都是在中国当地低成本生产、组装的偏旧款式。光看,国内销售价格比美国高出50%以上。

 

再看看丰田的凯美瑞和本田雅阁,在美国属于中型尺寸的款式,一般中产阶级比较喜欢购买的车型,在美国的销售一般也是前两名。美国销售价格差不多在1万9千到2万1千美元,折合人民币是14万4千元。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价格差不多是人民币23万元或更高。不看款式新旧,光看价格,中国比美国价格高出60%。

 

大家不要以为是日本汽车在中国捣鬼,欧美品牌汽车在中国的价格,与在美国销售价格相比,更是高的令人喷饭。

 

就拿大家熟悉的奥迪为例,2009年款式的A4,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为3万1千多美元,折合人民币21万5千元。国内类似款型的价格,一般要35万元或更高,价格差接近65%。

 

奥迪A6,美国2009年新款的价格大概为4万5千美元,折合人民币30万元,国内差不多要52万元,价格差要接近70%。

 

通用汽车都在美国进入破产保护阶段了,各地的通用都在拼命折价销售。别克君越在美国价格是2万5千美元左右,折合差不多人民币17万元,而国内销售的价格差不多是25万,价格差也要达到46%。即便是在自己快要破产之际,通用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依然高企。

 

在豪华品牌的汽车中,价格差就更加可观了。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宝马,说实在,我在美国的时候,宝马系列是属于好车,但也没有觉得属于豪华汽车。我在读工商管理硕士最后一年时,不少同学中买了宝马的人比比皆是。可到了国内,宝马立刻身价陡涨。

 

2009年宝马3系的价格美国不过就是3万3千多美元,折合人民币22万5千元,与美国价格相比,国内销售价为40万元,价格差70%。5系的美国价格是4万6千美元,折合人民币31万多元,国内销售价格差不多要650万元,价差超过100%。7系的美国价格是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5万元,国内价格要1百5十万元,价差达到了170%多。

 

由于不同系列的价格差比较多,以上就差不多中线价格来个比较。性能比忽略。此外,国内品牌如长安等小汽车,考虑到安全系数和性能等各方面实在太差,在美国无法找到可比的车种,因此无法作价格比较。

 

可以说,中国所销售的品牌车,和美国相比,在价格上至少差一个档次。在中国买入A4的价钱,在美国足够买一辆A6还有很多剩余。在国内买丰田卡罗拉的钱,在美国买下一辆凯美瑞毫无问题。

 

不可理解的是,当汽车业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后,世界各大汽车商都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和研发基地,为何中国汽车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远远高于国际价格。我们经常谈要与国际接轨,可是为何在降低车价方面,中国却迟迟不与国际接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