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赛第一场比赛中国女排发挥喜忧参半
(2009-07-31 22:30:43)
标签:
女排排球体育王一梅惠若其薛明马蕴文魏秋月李娟殷娜 |
分类: 体坛博弈 |
今天是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开始,对于第一场中国女排和多米尼加队比赛,比赛输赢是次要的。对于此次世界女排大奖赛,关键是要看看中国女排有无改变,当整赛程结束后,我们可以主要看以下几点:1.双主攻一传体系到底谁能胜任?
今天对多米尼加队比赛前两局基本上是一边倒,到了第三局双方才有了一些对抗性,但由于多米尼加实力有限,终究还是败下阵来,应该说多米尼加还在时差中没有倒过来,根本没有发挥自己的实力。
中国女排此次发挥令人喜忧参半的有以下几点。
【“双塔”城墙和火力】
首先拦网是“高塔化”后中国女排的一个特点,尤其是定点拦网特别突出。多米尼加队进攻火力还是比较凶,特别是她们的2号位进攻,但这次比赛,她们的2号位被拦得有些不敢下手了。此外中国女排对3号位快攻的拦网成功率比较高。应该说,这次中多比赛,拦网是中国女排战胜多米尼加的制胜之宝,而此战薛明得到15分。
在进攻方面,马韵文的进攻力量和背飞突破能力明显比过去有所提高,而且这次马韵文也打了几次身前快攻球,力量速度非常好。现在看来,小马需要提高的是中路突破进攻,这次比赛基本没有打。
相比较,薛明除了保持了自己平拉开点高、长短线结合的威力,中路突破高点进攻和2号位的小强攻也打得有声有色,可惜打得不多。从这点来看,薛明的进攻还是上升空间,薛明这次中路调整突破进攻,扣球姿势明显比过去舒展,不再是急于抢速度,而是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高点和突破能力,随着她扣球力量的提高,进一步有助于她敢于发力打中路的高点突破进攻。在这方面,应该能成为薛明的另外一个中国女排防反进攻的手段之一,同时弥补一下主攻手调整强攻能力弱的软肋。
【双主攻一传和跑动进攻】
中国女排双主攻一传体系基本稳定了一些。蔡斌教练采用了天津两位主攻手接一传是目前这批队员内比较好的一个组合。前一阵四国赛、瑞士赛和意大利邀请赛等国际比赛,殷娜临时招入队内,和全队粘合度比较差,位置也一直摇摆在主攻和接应。这次殷娜稳定在了主攻位置,在地面保障方面,做得基本成功,也比前一系列国际比赛更稳定。目前看来,李娟殷娜的双主攻一传体系,基本算是定型,虽然一传在今天比赛中的发挥不能说完全如意,但基本够用。双主攻加自由人张娴的一传防守体系,稳定性比前一段有些进步。但这个体系能否经得起和强队的对垒,还要拭目以待。
双主攻的调整进攻没有进步,比赛中李娟的四号位强攻很容易被对手防守起来,而殷娜的四号位强攻基本都被拦回,这也是受制于李娟殷娜个人实力所然。但比较有改善的一点,是双主攻的跑动进攻增加了很多,第二局李娟在三号位的几次跑动进攻非常成功,殷娜在2号位的拉开进攻速度不错,李娟和殷娜都积极参与2、3号位的交叉进攻。这是过去中国老女排惯用的战术打法,哪怕是当年的郎平,也经常参与跑动进攻。
这次比赛李娟殷娜的跑动进攻是一大亮点,不足之处是使用频率的太少。此外,两位主攻全场一个后排进攻也没有打,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弱点。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个未来很好的提升点。比赛中,一次殷娜和副攻跑前排交叉掩护,李娟打后排进攻,虽然由于配合生疏而失误了,但从中看到了这种新组合进攻正在中国女排中进行着尝试。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希望蔡斌教练和女排大胆试验这种跑动掩护的立体进攻。
现在最大的问题,两位主攻不“主打”了,给她们的球很少,这样不利于全队多点进攻的战术思路。未来的课题,还是集中在如何丰富两位主攻的跑动进攻种类,以弥补主攻强攻突破能力差的缺陷,增加两位主攻手们的进攻次数和得分能力。
【魏秋月分配球是亮点】
这次魏秋月的进步表现在分配球上,过去小魏最被人诟病的是她的分配战术,经常由于过分追求稳定和不失误,调整球甩四号位强攻特别多,灵活性不够。这次对阵多米尼加,小魏在分配球上和“双塔”配合更加密切,在一传不太到位的情况下,敢于和双塔副攻强打背飞等战术进攻。小魏和薛明的平拉开配合有了细节上的提升,传球线路长短变化结合得好。这些细节上的改善,提高了副攻进攻点的变化,让对方拦网很难抓住进攻点。
比赛中调整进攻方面,小魏也不再像过去那么死传四号位,而是敢于打一些开网快攻、后攻和二号位的调整进攻。分配点比过去分散,增加了对手拦网和防守的压力,即便第一板打不死,但也能让对方后防很吃力,打不出很有效的防守反击。
小魏场上比赛如今笑容比过去多了,人放松了不少,比赛中那个漂亮的后场推攻是一次神来之笔。如果说缺点,那么就是到了第三局,当比赛僵持的时候,小魏传球开始趋于保守,给小马的背飞线路缺乏变化,分配球有些回归单调。这次的多米尼加毕竟实力比较弱,发挥又很差,因此,小魏未来能否顶住和强队的比赛压力,继续发挥出灵活组织,是对她的挑战。
【阴影 - 王一梅的状态和伤病】
今晚如果说那个队员最受关注,不得不说是咱们的王一梅。这位中国女排的进攻第一大炮,从出道后一直受到球迷的关注。王一梅最被大家关心的就是她的体重,应该说,这次大梅的体重减得比较成功。胳膊上的赘肉少了,腰部的线条也出现了,场上进攻时移动速度也比过去快了。可前一阵又传出了她的腰伤发作,缺席了世锦赛的资格赛。
在对多米尼加队比赛中,瘦身后的王一梅第一局发挥中规中矩,在充分起跳扣球时,可以看出她的击球点比过去高了,启动速度也有改善,但很快她的状态在第二局出现明显下降,一次防守起球,她的动作严重变形,即便是过去王一梅后排能力最差的时候,这样的起球王一梅还不至于失误到如此程度。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伤病,不久蔡斌教练把王一梅换下。
应该说中国女排整体虽然改善了,但王一梅的伤病,成为女排的一个令人关注的阴影。
【整体化提升和情绪波动并存】
这次女排比赛,大家比赛情绪明显提高,主力队员们在场上也比较活泼,情绪不再很压抑。但年轻姑娘们还是在第三局出现了年轻队员常常会出现的波动,差点让多米尼加赢了这一局。未来中国女排需要更多在国际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心态。
不过应该看到,这次中国女排队员们一大改进,就是前一段那些莫名其妙的后排失误减少了。队员之间为了救球而撞在一起、“三不管”球、以及相互防守阻挡的滑稽场面情况基本消失。虽然还是出现了一些拦网后排保护漏洞,不过总体来说,全队的小球保护意识和技术有了进步。
【主攻接应混合型队员 - 惠若琪】
当强力接应王一梅发挥不好时,蔡斌教练果断换上了惠若琪,这个换人多少有点令人意外。前一段国际比赛,惠若琪主要担当主攻手超级替补,主要要发挥惠若琪的一传能力不错的特点。而此次她却以强力接应的角色出现,虽然后排进攻和二传配合有些生疏,第一个1号位没有赶上点,第二个6号位进攻上步早了些。但第三个后排进攻打的很成功。
经过这一段训练,小姑娘的力量似乎又涨了,肱二头肌的线条开始显露出来。四号位的进攻点更高、力量更大,扣球的爆发力和速度也有所提高。她的进步令人惊喜。由于她有相当不错的一传和防守能力,惠若琪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既有强攻能力又能负责一部分一传的混合型接应,类似过去俄罗斯名将索科洛娃。
惠若琪上场打接应,全队的一传防守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出现双主攻、自由人、接应四人接一传的场面。这样的组合,对于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传和小球技术的中国女排来说,又多了一套布阵。
和王一梅赵燕妮相比,惠若琪打接应,不仅弥补了她们两位的一传能力,而且在进攻上,惠若琪的火力比赵燕妮猛烈,而速度又比王一梅快,互补性很强。现在的惠若琪模糊了主攻和接应位置,如果她两个位置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是一大喜讯。
【需要锻炼更多替补队员】
应该说,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的第一场比赛,发挥还是不错,阵容稳定了,小技术和全队整体性有些进步。但一些技术缺陷依然还在,伤病的阴影开始出现,和强队比赛时候能否继续发挥出高水平,我们还拭目以待。
希望后面中国女排能在未来的比赛中增加对主力替补队员的锻炼。让沈静思、徐云丽、尹萌、楚金玲等队员,在自己熟悉的位置或者其他位置上,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尝试,充分挖掘她们的潜力,增强替补队员的深度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