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所谓的房市小阳春,让不少经济学家、开发商、中介和房托儿们表面上非常兴奋。我最近遇到一位中介,口气和过去已经大不一样,对我的一位朋友口气傲慢地说:“你们想要春节时候的低房价是不可能的了,现在普遍都涨了”。
当时我对我朋友说,不必理睬他们,既然他们要涨,就让他们涨,看他们能支撑多久。
开发商和中介最近“涨声”一片,以为能“吓”的老百姓们会纷纷拿出自己所有的血汗钱来买房子。
事实又如何呢?
老百姓的确需要房子,可是,无理的高房价,让老百姓们早就没了脾气。如今你和任何工薪阶层甚至是白领阶层的人士聊天,会发现,他们基本上对房价不怎么关心了。用他们的话说:“如此高的房价,和我们的生活水准完全脱节,涨不涨都和我们没关系。他们涨我们买不起,他们跌我们还是买不起”。
开发商、房托儿、中介梦想出现的大批人买房子的梦想,看来还是一场春梦。
为了托市,开发商可谓用尽了手段,除了与中介、房托联手,他们还雇用人故意在新开盘销售处,大搞签定假销售合同。雇用的假购房人,一天工资50元外加午饭。前门看房子说好,下午就签单,然后从后门拿着自己的“佣金”走人,第二天再来。
看到这招不行,于是开发商和房托儿搞起了假按揭。一方面为了通过银行向楼市和市场送消息,假装购房按揭热潮开始。另一个目的,是想通过假按揭,向银行套用流动资金,威胁贷款银行不要向开发商催讨过期的欠账贷款本息。用心之险恶,令人咂舌。
如今假按揭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不仅仅是沿海大城市在调查,就连内陆省市各大银行,都在严查假按揭。据一位中国银行内部的人士讲,这些假按揭的金额和操作人的胆子,可谓非常之大,令人震惊,幸亏发现得早,银行尚能控制潜在的按揭贷款损失。但是过去给开发商的拖欠贷款,今后如何要回,还不得而知。
在一片假情假意的所谓“小阳春”风潮后,中国老百姓保持了自己的冷静。我周围的同事,除了一两位有些犹豫,其他人都立场坚定,任凭开发商和中介的软硬兼施“信息轰炸”,绝对不买房子。
在一片房市叫好声中,也不乏一些冷静的经济学者,终于敢于提出,小阳春背后其实问题多多。中国的房价根本没有到了可以进入任何涨价的阶段,涨价是开发商自己骗自己骗市场。应该说这样的经济学家还是比较少见,如果更多的经济学家敢于如此说,就更好了。
什么叫合理的价位,很简单,一家人全年的收入乘以5倍,这才是合理的价位。如果这个房价是一家人收入的7倍,那么就是高房价,再高那就是泡沫。
在中国各地城市,如今平均房价是当地一家人平均收入的15到25倍。也就是说,一家子不吃不喝不穿15到20年的收入总和,才能勉强买得其起一套房。这样的房价与收入之比,让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力买房,哪怕这家人再有刚性的购房需求,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
如今老百姓,连受骗上当去买房的能力都没有了,你开发商再涨价,也只能涨给自己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