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的诺贝尔奖出了一个叫钱永健的美籍华人,又是中国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因此全国很着实地热闹了一阵子,华夏之骄傲等等又开始喊起来了。
没想到,人家对门的钱先生是百分之一百的ABC (America Born
Chinese),生在美国、长在美国、教育在美国、事业在美国,钱先生采访时,很直率地说自己是美国人,不是中国人,浇了国人一头美式冰水。于是又有国人开始骂钱先生忘记祖宗、卖国贼等话。
想来可怜,中国人盼望得一个诺贝尔奖已经都快盼疯了。由于过去落后挨打,我们中国的科研远远不如西方国家,好不容易后来出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三位华裔科学家拿了诺贝尔奖,国人才为之振奋。毕竟杨、李、丁三位是从中国大地去到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华儿女。他们的基础教育在中国完成的,他们能在美国高等学府深造而拿到诺贝尔奖,的确祖国的教育,对他们有一定的帮助。
本来以为这次新一代诺贝尔奖获得者钱先生,和我们的前辈科学家又是近亲,只要他喊上几句热爱祖国的话,立刻就能成为杨、李、丁之后的华夏之光,没想到碰了人家一个软钉子。人家不认自己是中国人。
想想也是,人家和中国基本没有任何关系,从他呱呱落地到拿大奖,基本都在美国发生的。就算是家教中有中国因素,但人家的成就,还是个人努力和当地教育科研环境,才造就了钱永健的成功,此外,他的国籍从生下来就是美国人,没有当过一天的中国人。人家自己说自己是美国人,一点没错,卖国贼这顶帽子也戴不上。如果钱先生大喊一声我是中国人,倒是有被美国人当成叛国的份儿。
既然中国本土科学家,目前还无法在科学领域和西方竞争,那么诺贝尔文学奖,怎么也得给中国人一个面子吧。好歹中国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当代出过不少文学家,如鲁迅、茅盾、巴金等。科学我不行,那文学总还可以吧。谁晓得,这个杀千刀的诺贝尔奖,不痛不痒地给了沈从文等几位老文学家一个提名,就没有下文了。
到了新中国,中国的作家没有一个被正式提名过,反而还有与诺贝尔文学奖渐行渐远的趋势。几年前,来了一位德国汉学家,开口就说当代中国文学界,没有一个小说家可以算是真正的文学家。
听到那位德国汉学家的话之后,我不禁大笑。终于有人敢说一句实话。中国当代的小说家们,小说写得比母鸡下蛋还快还多。能让人记住的,真的没有。不信,茅盾文学奖的得奖小说,有几本读者们是看过的?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得奖者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我看了两页我就放下了。
前几天和几位文学爱好者聊天,谈到这次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这位法国作家,不仅出生在异国他乡,而且会多种语言,一直漫游世界,甚至在墨西哥,和当地的印第安人一起居住了四年,还学了人家的语言。他在自己漫长的流浪中,对被忽视的文明、被西方几乎毁灭的文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正是以一种关怀世界人文的角度,而得到了诺贝尔奖的青睐。
相反,我们国内的那些作家,无论是酷酷的韩寒还是号称大师的老作家们,都是生活得很惬意,很滋润。出国旅游也是到那些著名的西方发达国家,吃好穿好玩好,走马观花地哗啦一圈,拍些电视片、风光片,接着大笔一挥,就成了自己世界文化流浪之旅的巨著。
和人家法国那位满世界地生活体验、和墨西哥当地人“和光同尘”四年这样的经历,我们的中国作家简直太舒服了。要不在家里蹲着当“坐家”,要不就公款来上一次“环游世界八十天”,下笔之后,孰轻孰重?相比之下,谁更有资格谈论世界人文?如果人家诺贝尔奖偏好这些关怀世界人文题材的话,那么中国那些舒舒服服的小说家们,自然没有一个可以得奖。
很多国人就是不理解,我们科研落后也就算了,怎么文学上我们居然连日本人都不如,人家好歹还有两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们中国怎么就一个都也没有,越想越想不通。
如果说诺贝尔科学奖还算比较客观公平的话,那文学奖的偏好就相对明显。科学方面,我们中国只有脚踏实地地不断努力追赶,但那个文学奖还是算了吧。号称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不也从来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难道这能否认他的文学成就?曹雪芹也没有得过包括诺贝尔或茅盾奖之内的任何奖项,当代谁的文学成超过他了?
别人家的奖项,那是别人的。总想通过拿一个西方的大奖来证明中国人或者中国文化如何如何翻身了强盛了,那只能说明我们国人,还是生活在过去“落后挨打”的悲情之中。
自尊些,国人们!如果你是真正的科学家或文学家,那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或文学的不断努力中吧,别分心去关心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会不会是你。理睬那些国外的大奖干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