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该救?有人说一刀切不能救,有的说应该全面救市。其实这里救与不救,最终的议题是,到底救谁?
[救与不救,到底救了谁?]
如果一刀切政府都不救,那么房产市场价格会全面下滑30%-50%,甚至更高,对于购房者来说,政府不救市,其实等于救了购房者。等到现在上海北京等地区的房价能落到七、八千一平米,那么被救的是购房者,倒霉的首当其冲是炒房团,其次是银行和开发商。
一旦市场价格下滑,如果地价、建材市场以及水泥、钢铁等价格都跟着下滑,那么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影响较大。但这是泡沫破裂的代价,救不救房产市场,这些泡沫的破裂也是早晚要出现的。
如果救了房产市场,也就是说国家拿钱来稳定楼盘价格,开放银行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给地产商和炒房团,短期内房价或许是可以稳定,开发商、炒房团、和中介商取得了短期融资后,可以继续放出高价。楼市表面似乎稳定了。难道房价稳地国内了,老百姓就会自认倒霉地来买房子了当房奴了吗?
事实上,看着30%的首期付款要比自己三代人的积蓄还要多,高于一万元一平米的房子,普通老百姓还是无法承受,就算你降低了首付,月供还是供不起。因此,暂时稳定的价格体系下的供需平衡还是原来样子,稳地的房价,并不会增加购房的市场总体需求。加上物价飞涨、股市暴跌、经济放缓、就业市场开始出现冷却等这些宏观环境因素,老百姓还是觉得把钱放在银行里算了。因此短期内,购房者是牺牲品,他们想买房,还是买不起。因此这样的所谓救市,只能是短期性地把泡沫稳定住,不让泡沫破裂。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其实只不过延迟了泡沫破裂的到来。
[美国政府救市,所以中国政府也要救市?]
有人说美国也在救市,这点不错,但是不要忘了,美国救的,主要是那些老百姓。由于经济衰退,老百姓失业,很多人无法支付高额的放贷,因此,政府的救济是针对次贷危机的根源之一,那就是帮助消费者现有房产的再融资,消费者有了资金可以继续支付按揭,同时也就等于救了很多银行和按揭债券公司如房利美等。
但中国和美国的问题不同,最大不同处在于我们的消费者并没有出现收入断炊的境地,我们的老百姓是有一定稳定收入的,那么老百姓之所以不愿买房或者开始断供按揭的原因,在于房价虚火太大,泡沫太大。因此造成老百姓感到被地产商和炒房团所欺骗。因此我们的消费者层面,并没有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如失业无收入等。我们的问题根源,在于房价疯狂非理性的高价位。从这点来说,中国政府远远没有到来拯救现在的中国房产市场。
[谁该救,谁不该救?]
其实要拯救的,是那些被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到房奴们。目前对于这些人的断供势头,虽然还只局限在深圳等地区,但是这种趋势,的确有蔓延的迹象。因此首先我们的金融机构,需要稳定这些潜在和已经开始断供的消费者。可以通过重新调整按揭利率、以及灵活付款的形式,来缓解他们的资金。这也是美国政府的房产救市的内涵,那就是救那些真正该救的群体。
但是这种做法,只能针对真正意义上的房奴们,也就是只有一套房的家庭,而不能为炒房团提供类似的融资服务。不然就成了银行给炒房团救市了。
目前看来,那些在威胁断供的群体、或者和开发商大打官司的、或者大叫救市的群体,一般是以炒房团为主。他们相信了开发商,某处的房产一旦购入后没,一年后将上涨40%、50%的话,因此在早早就通过按揭形式(首付30%,按揭70%)吃下多套期房,以待一年后,再次出售赚取巨额利润。但人算不如天算,万万没想到如今房产市场价格短期下跌了30%多。如今手中的房子的市场价,都不如自己的按揭贷款多,形成了典型的负资产。
其实中国房价的突然爆升,炒房团的“炒作功劳”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不能让这些歪曲房产市场的投机分子,赚了钱了,还要得到政府和银行对他们的救助。这样对不起那些辛苦的房奴,对不起那些有钱买不起房子的老百姓!
对于炒房团,政府必须不予任何救助,也不允许银行或任何金融机构给予任何融资性救助。一旦救助他们,开了例,这样的拯救,只会让中央及地方政府和银行,越救陷得越深,在资金上,这样的救助绝对是个无底洞。因此决不能救炒房团。
[进退维谷的银行业?]
关于房产市场的价格,前面说过了,中国的房产市场所带来的价格下降,和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带来的房产萎缩,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南方周末就曾经在房价下跌前对广东的房产商调查过,就算是广东房价下降30%,广东开发商的净利润依然能有超过30%的净利润,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下降了
35%的深圳房价,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如果能销售出这些手中的房子,他们依然可以获得超过25%的净利润回报。因此开发商所谓的救市呐喊,与其说自己要完蛋,不如说是为了自己能继续赚取巨额利润。
由于很多银行贷款压在了开发商手上,因此很多开发商都恶狠狠地威胁,如果房产市场瘫痪,开发商会死,但也是银行死在开发商之前,而且银行会死得更惨。这样的威胁,不是空穴来风。中资银行在这次中国房产市场大爆发中,赚取了巨额利润。因此“身后有余忘缩手”,继续大额地贷款给开发商进行开发,继续给炒房团进行炒楼,同时还要再从最终购房的房奴身上,赚取高额利息收入。
如今炒房团开始要断供,开发商威胁“一损俱损”,房奴也开始看到自己负资产的状况后,一怒之下,可能也会采取非常措施如断供等。如果未来宏观经济继续放缓,房奴们失业造成的断供的威胁,波及面更大。所以银行的确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一旦出现类似问题,银行的坏账问题将会浮出水面。现在的问题是,银行该怎么办?
因此服务效率极低的中国银行业,也在开发商炒房团的“救市”呼声中,背地给中央政府施加压力,要政府采取措施,缓解房产市场的压力。
对于银行来说,房产市场“退烧”,将对很多中资银行产生相当大的亏损。但是,这是银行业必须走的一条路,必须的一次教训。美国次贷危机后,也有大型银行倒闭。这就是市场经济。银行、开发商、炒房团不能因为自己生意不好做了,就要政府出面救,如果这样,还是那辈子的市场经济?
[救与不救的结论]
因此对于是否救助,可以有以下的结论:
房奴们 -
进行一定的救助,缓解月供的压力。
开发商 –
逼迫开发商进一步大幅度降价出售房子,缓解自己的资金链。
炒房团 –
不能进行任何救助,银行按揭不得进行任何融资。
银行业 –
吸取教训,学会控制风险,提前做好坏账划拨、以及拍卖断供房的准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