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经济都处于一个衰退的状态,美国、日本、欧洲的宏观经济都被各种因素而拖累。中国印度等本来被视为世界经济保持发展的发动机国家,如今也因为原材料(金属、石油、煤炭等)、农产品(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的剧烈通货膨胀,而放缓了发展的脚步。
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由于财富积累基础强大,工业领域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极强,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比较完善,加上国民人均收入底数大,即便是欧盟中欠发达的希腊,个人平均年收入至少在一万欧元。因此老百姓对于食品等的涨价承受能力要比发展中国家强。此外,发达国家中,欧美澳等国很多都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以及工业原料
这一系列从工业原材料到日用食品等方面的连锁性的通胀,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老百姓的冲击,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工业领域而言,人民币的升值不足以抵消原材料价格的巨幅增长,反而会增加出口的压力,因此中国企业界,由于各类基本原料的涨价加上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出口压力,未来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消费者方面,人民币升值,对国内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正面影响几乎没有,基本日用品如食品等的涨价幅度远远超过个人收入,加上个人收入总数很低,其增加幅度有限,因此可以预见,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在近期内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经济领域中,个人消费行为的变化是对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预测。近日来,很多财经新闻报道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如旅游业消费开始出现大幅度降价,商场中季节清仓性的削价,变成了持续性削价。房价飞涨后,消费者们曾经倾家荡产、甚至借钱买房子的做法开始消失,更多人决定远离房地产,因为不愿意为自己加上一个长期的财务负担。买车一族,从过去买车为了“显摆”,也终于回归到买车要实际。很多身边的朋友们,虽然考下了驾照,但都决定暂时不买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油价要涨。股市中散户的大幅度变现退出,一方面是为了投资保险起见,更多的人是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不乐观,而决定增加现金储蓄。随着食品的猛涨以及水电等价格开始调整,老百姓们日常生活开支大幅度增加,未来来自老百姓消费性的行为,将会减少。
中国宏观经济中一个很大的滞后性问题之一,就是老百姓的收入。中国老百姓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日常用品、房价等的涨价幅度。股市的暂时狂升,曾经让老百姓觉得,自己的工资收入不高,还可以通过投资收入来弥补。但股市的狂跌,让老百姓的这个算盘落空。就目前而言,即便是最发达的上海北京城市职工人口的平均收入(年收入平均不到3万5千,也就是月收入不到3千),根本无法负担当地的房价,因此房产陷入有价无市的境地只是个时间问题。未来一些消费性的产品如娱乐、旅游、服装、电器、汽车等的消费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这些个人家庭消费的减少,将会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如此来看,中国的股市也好,房产市场也好,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低。因此A股股市指数的下跌反弹,将要看中国企业何时能够消化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中国拉动消费内需的力度到底能有多大的持续性。虽然中国奥运后的经济不会出现真正的衰退,可是经济增长的幅度下降,将是不可避免。经济增长减缓的程度,将取决于国内个人消费行为的变化。
中国经济增长一旦放缓后,一定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会是全世界经济界关注的新课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