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去姑妈家看望她们,无意间,看到了姑妈乱哄哄的书架上有一排三本草绿色的古装书。走进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这就是我小时候看的那套红楼梦。掐指一算,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姑妈见到我发愣的样子,于是笑道:“你拿回去吧。那是我整理公公娘娘(爷爷奶奶)房间的时候发现的”。
手里捧着这三本我小时候翻了不知多少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红楼梦》,脑子里确是一片空白,甚至连书的第一页我都不敢打开。这套俞平伯校正的红楼梦,是我的外曾祖父的原物。外曾祖父后来把这套书给了祖母。等到了我手里,这套书已经度过了近二十个春秋。由于时间太久,书皮早就开裂,小时候的我便扯下自己用过的作业本中几页纸,小心翼翼地把书皮给贴好。三十年后,这些作业本的纸还是牢牢粘在上面,作业纸上稚嫩的字迹,还可以清晰的看到。
回北京的路上,我把那三本厚厚的《红楼梦》带上了。记得四年级暑假从上海回老家看望父母,在火车上,带的也是这套红楼梦,那时候,我基本每年要细读红楼两三遍,幼小的心灵与红楼梦已经结为笔墨知己。
从来不关心红学的争论,也不介意高鹗的续书。既然天尚残、地且缺,一部奇书,有些损憾,又何必在意。在我眼中,不完美的红楼,才是真正的无暇美玉。
顽石的故事,向我幼年挣扎的灵魂,打开了一扇尘封许久的大门,展示了人间种种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七情六欲,光怪陆离。第一次读完红楼梦,合上最后一页,只感到余香满口,久久萦绕,心尘恍然梦境,分不清身内身外,仿佛自己随着书中的芸芸众生,已经活了一辈子。
第一次读完红楼梦后,下意识中感到,自己的童年就此早早地结束了。
电光石火之间,三十载已经过去。浅尝了人间无尽的精彩与无奈,艰难与幸福,望不尽的茫然与绝望,两重天般的宠辱若惊,一度无助地被关闭在枯井般的乡村僻壤,也曾独自一人闯荡了万里诸国他乡。红尘奔波中,偶然自己也会想起这套红楼梦,不知道今在何方。可年复一年,生活的磨难与欢笑,似乎渐渐地钝化了我幼年的激情,也忘却了这三本陪伴我多年的墨香知己,甚至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已经在红尘中消失了。
没想到今天,当我再次捧起这套红楼梦,心中依然留存着几分三十年前第一次捧起这套书时的波澜。
我缓缓举起手掌,轻轻地合在那陈旧的书皮上,和自己的老朋友,无声地交谈着多年来的梦魂相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