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
2007-10-3日星期三
为了节省汽车对汽油的使用,美国政府近来要求市场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原因很简单,乙醇燃料的制造,需要玉米为原料,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作为世界上汽车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因此执行这个乙醇燃料项目,一下子消耗了大量的玉米。
农业生产不像工业可以比较容易地扩大产品产量,粮食产量,受到可耕地面积、气候、生物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短期内,粮食作物的产量,在气候没有大变的情况下,产量基本和可耕地面积成正比。要开发新的可耕地面积,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要以破坏自然绿地为代价,这不符合现在世界环保的需要。因此,短期内一个国家的玉米生产量是不可能大幅度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之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供应国,在本国玉米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美国国内一下子消耗大量玉米做乙醇,由此美国对世界玉米市场的供应一下短缺了许多。在全球对玉米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玉米的供应量突然下降,由此引起世界玉米价格一下子上涨了40%多。这是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经济杠杆原理。
由于玉米价格强劲上涨,市场担心全球农民们会转而都去种玉米,减少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在此心理作用之下,连锁反应地带动了世界大豆价格开始上涨。各类基本原料作物价格,未来看来也会上涨,如小麦、大米等等,都有上涨空间。未来粮食价格走向到底如何,需要看美国和其他国家乙醇燃料制造对玉米的消耗。
乙醇燃料制造的另外一个潜在大国,就是中国。由于世界石油被美国等富国垄断,因此中国政府一直在寻找能替代石油的能源。乙醇燃料是一种非常可行的选择。一旦中国也开始大量生产乙醇燃料,必然会使用大量玉米,那到时候玉米价格是个什么情况,真很难说。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
就目前而言,环保对于美国政党来说,是政治上的成功,也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国内选举。可是,这次政治上的成功,却导致了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那为何玉米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会如此强烈。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玉米是很多牲畜饲料的主要成份,玉米价格对于养鸡等食用肉类产业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玉米涨价,未来食用肉类价格的上涨,只是时间问题。这将导致很多日常给类食品的涨价。
随着美国玉米供应下降,世界各地如中国的农民们,也开始种植大量玉米。最近本人因为要做项目,到北京各郊县走了一圈,看到地里都是玉米,连我出生的雁北地区,也是到处玉米。中国的农民是否能享受到世界玉米价格上涨的好处呢?大量生产玉米这是否会导致玉米价格下跌呢?这笔经济账还真不好算。
想到最近猪肉的涨价,其实也是因为过去猪肉价格低,而粮食开始涨价,因此农民们就转而种庄稼了,成为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国家为此还不得不在2007年从美国大量进口猪肉,缓解国内猪肉价格的上涨。在美国,养猪饲料的主要成份是玉米。如今世界玉米价格一上涨,必然带动未来世界猪肉价格上涨。这样一来,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养活众多的老百姓,财政负担必然加重。
由于玉米价格上升,已经引起了一系列主食肉食等价格上涨。富国的老百姓虽然看到各类食物价格上涨微有抱怨,但影响不大,可是亚洲、拉美、非洲国家的低收入国家,心里就开始打鼓了。玉米和粮食以及由此带来的肉食品价格上涨,这可是何年是个尽头?
这就是全球化经济的典型后果。富人开车讲究环保,结果穷国倾家荡产为此饿肚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