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哉,陈晓旭

(2007-05-17 21:01:37)
标签:

陈晓旭

红楼梦

林黛玉

八卦传闻

感悟随笔

休闲

谈天说地

分类: 影音娱乐

      今天早上起来,看到陈晓旭去世的消息,开始以为是谣言。到了中午,看到一些网友们的留言,如“写写陈晓旭吧,我知道你更喜欢越剧电影的林妹妹,可对我来说,陈晓旭是我心中的林妹妹”。才知道陈晓旭真的走了。想到1960年代越剧电影红楼梦中的林妹妹王文娟老师,如今年过八旬依然精神矍铄,为越剧发展继续忙碌,而80年代红极一时的林妹妹,却在壮年之时悄然走了。难怪一位修佛的朋友留言:“她的死,让我更加意识到人生的无常”。

      当初陈晓旭出家,主流媒体更多关心的是她为何出家,除了信佛、病痛,更有人谣传她逃税(且不说国家法律中是否有出家人可以不追究逃税的条文)。不过陈晓旭的出家,让我对她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80年代看到陈晓旭饰演的林妹妹,我曾经批评过太小家子气。后来她演的梅表姐,人物形象淡薄,没有深度,几乎是林妹妹的翻版,看了更加失望。后来听说她退出演艺圈,进入商海发展而成为亿万富姐。因此对她更有了成见,到底表演功底不够,退出表演还算是聪明之举。当时觉得,这些演员真是白白做了一回“红楼梦”。直到她出家,我才意识到,红楼梦还是对陈晓旭等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不过作为外人,我们并不知情。

      年轻时的陈晓旭,或许并没有真正地成为林妹妹,可经过多年生活的历练,林黛玉的精神,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令她逐渐蜕变,红尘的情爱、名利和痛苦,成为她走向佛门的台阶。陈晓旭宣布出家后,不少人说陈晓旭是被红楼梦风魔了,放着好日子不过,心理被扭曲了。可冥冥中我却颇能理解她的决定,多年看红楼梦的体验,我早就把这本书看成了一本世俗化的佛经。对于陈晓旭的出家,丝毫感到不奇怪,并写了一篇小文,祝福她早登慧境。

      如今陈晓旭辞世,她出家的原因,似乎也铁板钉钉地定论为病痛。可依然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既然有病了,为何不去医院呆着,而选择出家?即便是绝症,一个壮年人那也该到医院,死马当活马医,或许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为何要把希望寄托在出家这条路上?陈晓旭的选择,逻辑上的确也说不通。当然,我们是拿自己的逻辑来分析她的所作所为。我们都喜欢把这个臭皮囊很当回事,因此认为所有人也应该如此。何况人呢。问一句,有多少人能从陈晓旭的逻辑角度来分析她的选择呢?

      陈晓旭为何如此选择,这一切已随着她的离去而成为了一个谜。陈晓旭出家有没有达到她的目的?是否值得?她是否真修行?所有的一切评论,也只是我们这些生死门槛内的人们在盲人摸象、自作聪明地乱猜乱说。

      回首往事,陈晓旭电闪雷鸣般的的成名、成功、退出、消失,耐人寻味。从佛家角度来看,我们生活中周围的一切的人和事,都是佛菩萨在化身点醒我们每一个人,要学会珍惜自己,不要在名利泥潭中浪费自己的生命。红楼梦西游记等小说中,类似的故事更多。绛珠仙子为了帮助下凡的神瑛早日觉悟,便化为还泪的林妹妹;观音菩萨为了考验唐僧等人对取经的诚信和毅力,不惜请来众位神仙菩萨设下九九八十一难。

      在我的眼里,陈晓旭可能也是某位来点化大众的菩萨化身。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周围的亲朋好友男女老幼,他们的生活、言谈、和故事,不也是老天一次次对我们的教育吗?犹如看到一个人经历了病疼,周围人才会更加珍惜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让我们尊重陈晓旭,尊重所有的普罗大众对生活的选择,让他们的故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