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排世锦赛后:中国队平均年龄还是黄金的吗?

(2006-11-18 09:07:33)
分类: 体坛博弈
      女排世锦赛没有取得好成绩,专家球迷的一个讨论焦点在于老队员。很多人说老队员是“宝”,俗话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还有就是排球专家吕亚军博士所说,中国女排的小队员王一梅和徐云丽打出来后(两人都只有18、9岁),就能把中国女排的平均年龄拉下来到一个黄金的水平(25岁左右)。话似乎都听来很对,不过仔细分析,其中谬误很大。分析队员是否处于黄金年龄,不是看“生日年龄”,更应该看“身体年龄”,也就是身体状况的真实竞技年龄。关于这两点,谈谈自己看法。
 
      首先谈“家有一老”的议题。家有一老,为何是宝?前提是这个“家”中,人口是以中青年为主,再有两个老人在,可以在日常事务的关键时刻,帮年轻人把握一下,压住阵脚。毕竟年轻人虽然精力旺盛,但经验和眼界还是缺乏了些。老的正好弥补这一点。但老人精力很有限,因此在“家”的日常事务中,老的不应该是“打天下”的主力军。军队也是如此,打仗还是要以年轻为主,老弱病残的军队,经验再丰富,也是没有战斗力的。
 
      看看这次世锦赛的两个冠亚军队伍的年龄结构。在今天的女排世界。青、中、老队员的年龄定义,大约是22、25、28岁左右。粗略看看冠军俄罗斯的阵容,真正老的(28岁左右),是接应索科洛娃和主攻高蒂娜,另一位超级主攻手加莫娃属于“中生代”(25岁左右),其他人中,主力二传手都只有20到23岁(阿库洛娃和申申妮娜),高大副攻梅尔库洛娃是22岁。可以看出“中青代”占了场上比赛人员的多数。再看看巴西,其实比俄罗斯更加年轻,“老”人有36岁的二传手富法奥,此外副攻瓦莱斯卡是27岁,其他人基本上都处于22到25岁,而且进攻绝对主力中的接应谢拉、和超级副攻法比亚娜等都只有22岁。可见这样的年龄结构才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老的为少数,中青为多数。
 
      反观中国女排,二传手冯坤28岁(78年)、接应周苏红27岁(79年)、副攻刘亚男、主攻杨昊、自由人张娜、替补二传手宋妮娜、替补接引李珊都是26岁(均为80年),替补副攻张苹、替补主攻李娟为24岁(82年)、替补发球楚金铃22岁(84年),还有就是不到20岁的主攻手王一梅和大副攻徐云丽。场上主力是冯、周、刘、杨四“老”带王、徐二“青”。如果光看年龄,除了冯坤和周苏红算“老”,刘、杨还都算“老中生代”,而徐王已经靠近20岁。这个年龄结构不应该是问题。而问题就在年龄数字的背后的真正的“身体年龄”。
 
      先说小的,徐、王严格意义上讲,连“青”都算不上。比较一下“徐王”和同属于“青年一代”的法比亚娜、谢拉等,综合实力水平的高低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差距明显(王一梅由于发球进攻很强,因此掩盖了一些她的弱点)。连初次参加大赛的梅尔库洛娃都比徐运丽更有实力。所以我们的两位“青”,严格上来讲,还是偏“幼”,只能算“青幼”代,各方面都非常稚嫩。当然未来“徐王”的潜力是非常大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对于这次世锦赛来说,她们还是“嫩”了。徐云丽常常的发球失误,王一梅一着急就扣球出界或频频被拦,这些是缺乏经验所至,是交学费。好在这两位是属于上升期,长期没有问题。
 
      那么冯、周、刘、杨的情况如何?应该说年龄上很“黄金”。看年龄数字的确如此。但有一条别忘了。中国女排的训练向来是“三从一大”,长期的疲劳性、高强度的训练,已经把这些队员的身体搞垮。所以中国女排队员的体育生涯,往往要比国外队员缩短3年。也就是说,考虑到中国女排老队员的伤病和体力消耗,冯、周、刘、杨等主力和宋、李珊的身体年龄已经是在28岁以上了。而张苹由于严重的伤病,这位中国排球界罕见的“强力副攻”已逐步走向了“夕阳期”。
 
      而国外,俄罗斯的老队员阿塔莫诺娃在自己出现了大伤后基本不再上场比赛(包括2004奥运会),意大利的托故特受伤后休息了两年多才慢慢重返回赛场。但是,中国女排的老队员伤病再严重,在医院“修补”一下,“轻伤不下火线”地马上又要比赛,而且是大大小小的国际国内比赛主力队员都要上场(相比较,俄罗斯、意大利等的老队员,都是在关键大赛才露脸)。再加上长期的大运动量训练,这样中国女排老队员的身体早就超负荷运转,透支了大量的体力。因此,我们的“老队员”虽然年龄不老,可“身体年龄”已经名副其实地走入了“老弱病残”的行列。
 
      排球专家吕博士谈到中国女排在王一梅、徐云丽打出来后,中国女排的平均年龄就又下降到了25岁的“黄金”段。说实在,排球队伍是个整体,排球队伍年龄是否“黄金”是看整体的年龄结构,而不是一个平均数就能代表的。其实中国女排的现状,无论是主力还是替补,都是“老人”,不仅如此,而且是“老、弱、病、残”的情况都有了。连过去被称为不会受伤的“仙女”周苏红也终于支撑不住,短短时间内两次左右大腿拉伤。
 
      如今以“身体年龄”来看,中国女排的“老队员”在主力和替补阵容比例是相当高的,而且战斗力已经明显下滑,并且还在继续下滑中。虽然很多人说中国输给巴西,比分很接近,证明我们实力很强大。别忘了,这里有我们自己因为到了背水一战的情况而出现大爆发、有些超水平发挥的原因,也有巴西自己轻敌、心态不稳的原因。我们中国女排的确实力不弱,但由于伤病原因,老队员“身体年龄”加速增长,未来的实力只会下滑不会上升。
 
      真正好的“年龄结构”,应该是在相对健康的情况下。比赛场上有两位老队员就够了,真正体现“家有一老”的特点(其他老队员可以替补)。此外,需要“中生代”两个、“青年军”两个,才是比较好的结构,也就是“二老二中二青”,这样平均25岁的主力阵容年龄才是理想的。替补中也是新老结合,根据场上情况调配,老的可以上去稳定一下阵脚,新的可以在胶着时候冲击对手。
 
      从这点来说,中国女排目前“四老二青”的结构,未来都很难保持现有的实力。以这个阵容想夺取2008奥运会冠军,除非其他欧美强队纷纷出现垮台性的问题,不然中国女排拿冠军的可能性不高。靠目前这个阵容,中国女排未来在任何大赛都很难走远。
 
      为了中国女排2008奥运会拿冠军,我们不要以2007到2008奥运会前的任何国际比赛的冠军(包括明年的世界杯)为念,也不要再玩弄数字游戏,应该大胆开始在联赛中,实实在在地选用新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