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林黛玉紫鹃宝玉文化教育 |
分类: 文学艺术 |
人们常常把红楼梦中殉主的鸳鸯和末代的忠臣相比。依我看来,鸳鸯的殉主虽然令人敬佩,但不免带着些逃避式的愚忠色彩。相比之下,紫鹃在黛玉离世后,横眉冷对地生活在大观园中,需要更大的勇气,承受更多的心酸和痛苦。
紫鹃名字的来历很模糊。林黛玉刚到贾府只有雪雁一个小丫鬟,贾母嫌雪雁太小、怕黛玉吃亏,就把自己身边的一个叫鹦哥儿的丫鬟给了黛玉。鹦哥儿的名字只出现了一次,就是和袭人说宝玉摔玉后林妹妹在哭,虽然寥寥几笔,但是鹦哥儿的体贴入微,已初露紫鹃的风采。之后,鹦哥儿消失,取而代之的紫鹃出现在黛玉身边。
和其他红楼梦中的大丫鬟相比,紫鹃不象老太太身边鸳鸯那么不可侵犯,没有宝玉身边袭人的心机乖巧、得宠上司,没有凤姐身边平儿的威严能干、面面俱到,也没有薛家香菱的文采可人。一开始紫鹃的形象是如此模糊,记忆中,曹公似乎都没有对紫鹃有过任何外表方面的描述。但紫鹃的人物形象,却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来越丰满,成为了红楼众丫鬟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位。
黛玉在贾府是寄人篱下,除了老太太之外无人真心照顾。在大观园黛玉无权无势,为人又性格怪癖,多愁善感,与众不同。别人都看不懂黛玉,有时候甚至连宝玉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当众人都悄然而退的时候,自始自终,只有慧心的紫鹃时时刻刻陪伴在黛玉身边,体谅她的一颦一笑,一泪一愁。在这个如冰雪般冷酷的茫茫世俗荒野中,紫鹃与飘零的孤雁黛玉,结成了生死姐妹。
紫鹃深知自己姑娘的心事,黛玉的生命和幸福,与宝玉密切相关。在宝黛之间,紫鹃扮演了一个有心、可爱、天真顽皮的红娘。为了看看宝玉的心思,紫鹃时不时还试探一下宝玉,闹得宝玉疯疯傻傻,大观园鸡飞狗跳。连薛姨妈等人都看出了她的小心思。可叹天不随人愿,她的一片心血付诸东流,黛玉宝玉终究无法红尘结缘,最后人天相隔。只留下紫鹃一人含泪感叹。
越剧红楼梦有一段非常著名的“问紫鹃”,通过宝玉之口询问紫鹃黛玉的遗物。在越剧电影中,紫鹃的戏份非常少,但通过艺术家孟莉英深厚的功底,将紫鹃当时的心情表演得入木三分,印象深刻,成为越剧界的经典唱段。高鄂的续书中,黛玉焚稿临终前对紫鹃的描写,可谓是续书中的精华。作者把紫鹃看到黛玉病情加重及众人冷漠后的悲、急、怒、怕,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老妈子来叫她去伺候“掉包计”中的宝钗,紫鹃含泪咬牙拒绝,让读者看了大为快慰。
在黛玉仙逝后,紫鹃成了人世间的一只孤雁。在书中出场的很少,但每次出现,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让我看得目不转睛。为了自己死去的姐妹,紫鹃选择了生存。在她心中,生存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大观园的众人,无论对黛玉之死心中有鬼、有愧、还是伤心,要他们永远记住黛玉的存在。声声啼血,似精卫填海,日夜不停。一片忠心,如日月星辰,光耀环宇。
正当大观园为惜春出家闹得天翻地覆之时,紫鹃又一次走到了众人之前,在一番痛彻心肺的诉说之后,她决定抛弃人间的一切,寻觅清静天和。紫鹃的话语和最终的决定,就连已看破红尘的贾宝玉,听了禁不住为之一阵心酸。一篇啼血之声,从此飘然远去。
每次红楼梦看到这里,都忍不住停下来,为紫鹃沉默良久。
前一篇:别怪老队员,教练组才是问题
后一篇:古风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