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儒释道医 |
最近老是加班,常听见老板在电话中,对着筋疲力尽的员工们,力竭声嘶地大喊着,“我们要做到完美,要让客户和监管机构挑不出任何毛病。”学习工商管理的时候,接触过六西格马的服务,也就是要把工作流程的错误或者误差率降到几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如今电脑的近乎完美的机械和高效率,成为了人们追求完美最出色的工具。因此,很多人都在拼命开发电脑的能力,力争为自己达到完美而努力。但人类却对电脑中重复出现的无穷无尽的“0”和“1”视而不见,也忘记了这“0”和“1”所代表的意义。这两个数字,代表了人类和完美之间的距离,以及两者之间爱恨交加、永不停止的追求。
人似乎生来就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欲望,从开始呱呱坠地,在泪水中诞生,我们就发誓要把这哭声转化为对获得完美的欢乐。完美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小时候被教导大家都在为一个100分而奋力学习,在青少年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梦想能有一个完美的外表。为此大部分人都有一个代表完美的榜样,可以是娱乐体育偶像,一本书中的人物,一段音乐,一个的科学理论,一段永恒的爱情故事,或者。。。。。。千奇百怪的完美代言人,体现我们追求完美的本能。
为何人类会有对完美如此狂热追求。为了能更好的生存?从生命的意义来说,树木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不断生长,而不断的成长不正是代表树木还没有完美吗?那对于一棵树来说,什么时候才完美?如果完美了,树还会继续生长吗?俗话说,水满则溢。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而强求之,便失去了原来所有的。树不管长得再高,总有倒下的一刻。在这个世界里就没有达到完美而能够停止不长并且会继续生存的树。树不长了,就是它死亡的时候。从这点来说,大自然似乎在告诉我们,完美意味着停止,停止也就意味着死亡。
完美意味着死亡,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论调,三国演义中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非是让人们说明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不断的变化。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更是简单直接,若要“好”,便须“了”,若不“了”,便不“好”。从另一面说明了完美在红尘世界的作用。三国红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完美意味着结束,只有不完美,才会周而复始。于是在这个世界,如果生命是完美的,那生命必需结束,而正因为生命之不可长久,才有生命之生生不息。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完美了,也就不需要改变了,增一点为多,减一点为少,一切也因此停顿了。
看易经的时候,看到一个卦象,是乾(天)在下,坤(地)在上?初看以为是不好的,这不是天翻地覆嘛,但一看卦辞,才知道正因为天地换位,天之轻气在下而会上升,地之浊气在上而会下降,天地之气相交,因此万物丛生。等到看到另一个卦像,乾在上,坤在下,看来天地“各归其位”,可是天之气,轻而在上,地之气,浊而在下,天地之气无法交合,因此成为“停滞”,万事不成,万物不生。看了之后才懂得,为何中医云,人体中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是人衰老死亡的过程。难怪俗语管人过世叫“归位”,一笑。
既然知道人生完美是停止和死亡,那为何人们还是要追求完美。又有人说,我们追求的是自我的完美。人生不完美,在基督教称之为“原罪”,在佛教称之为“轮回”,在道家为“阴阳”。人生就是一堂堂课,要求我们达到完美。完美本身,就是超越自我,达到好,要更好。在一次次的自我成功和否定之间,人类追求自我的完善。
我们是上帝生命的延续,因此我们本身是自然完美的。我们心中有佛种,因此人人能成佛。我们身在永恒的大道,天人合一,我们就可以与宇宙同寿。完美,就是上帝,就是觉悟,就是得道。完美了,我们就像上帝般无所不能,握宇宙开阖之力。完美了,一切不多不少,无所谓多少,这就是不生不灭的佛家觉悟境地。得到了大道,九九归一,有无合一,心游八极,无处不在,不正是道家的神仙真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完美既是死亡,也是永生,两者并不矛盾。在这个阴阳世界的“停滞”,是在另一个完美世界的“开始”。取得在极乐世界永生的同时,也就是在人间绝对地消失。完美是对红尘的永别,在红尘世界的永恒死亡,彻底离开了六道轮回,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从而进入了完美理想的天堂。或许正因为如此,对自己永恒生命的追求,让人类不由自主地对“完美” 不停息地追逐。
然而,这样的完美,何其难达,可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我们既有对完美情不自禁的想往,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天残地缺和无尽轮回。因此人生的完美之梦,恰似一条渐近线,永远可看而不可求。如对岸之美人,可远观而不可亲近,如水中月,如镜中花。我们追求快乐幸福,但只能片刻地得到他们。退而求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于是我们在哀伤中体验欢乐,在孤独中体验情谊的温暖,在死亡中体验生命的美好。
在人类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100%,也没有绝对的0%,所以,人类就这么不断地摇摆在0与1之间,游离于现实和虚拟世界。忽然想到,“0”和“1”这不正是电脑的原动力吗?
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便失去了追求完美的方向,更谈不上对完美的体验和觉悟。如果人类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便会永远生活在对完美的想往中并为此精疲力尽,从而不得不生活在对自己不完美的痛苦漩涡之中。面对完美,不管我们做出何种选择,有一点是相同的。追求超出三界的觉悟也罢,追求人生的快乐幸福也罢,我们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生并不完美,这是追究觉悟或者体验人间幸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