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感悟 |
退休在家的父母养了一个小狗,后来小狗又生了两个一公一母的狗宝宝。一次我刚进家门,就问小狗(狗妈妈),“你的娃娃呢,你的娃娃呢”。狗妈妈水汪汪的眼睛看看我,走两步,再看看我,意思让我跟过去。我便跟着狗妈妈,走到一个阳光充足的角落,在一个纸箱子前停住,狗妈妈把自己的前爪跳起来,扒在纸箱子边上,看看箱子里,再看看我。我往里一看是肉嫩嫩的两个小家伙,睡眼朦胧的可怜相,叫人看了都不舍得碰一下儿。
狗妈妈来我家时还没有满月,已经断奶了,身体瘦弱多病。几次大家都觉的它活不了,但我的父母不言放弃,终于小狗长大,如今都有了自己的狗娃娃,如今三口其乐融融。狗娃娃七个星期的时候,身体已长得非常大而健壮。骄傲的狗妈妈常常带着娃娃在外面散步晒太阳。我常常就在他们晒太阳的时候,拍了很多照片。虽说两个小狗还不知道控制大小便,常会在家里方便,我父母毫不抱怨、不辞辛苦地清理。好在狗妈妈也在“教育”两个小家伙,看见狗娃娃在家里大小便后,就会对狗娃娃“汪汪”叫几声,看着狗娃娃被骂后耷拉着脸的样子,逗得我们直乐。
我小时候在乡下,因为人烟稀少,父亲因为工作常不在家,家里只有母亲和我。为了提胆子,于是决定养条狗。一天母亲带来了一只黑色的小公狗,看着小黑狗可怜发抖的样子,我不嫌脏一下子就抱过来。从此小黑狗成了我的好朋友。当时我还没有上学,有时候一个出去玩,小狗就紧紧跟在身边。小黑狗特别喜欢田里的大草垛,我一跳到草垛子上,小黑狗就人来疯一样上蹿下跳。玩累了,我就抱着小黑狗躺在草垛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耳边听着忽强忽弱的旷野西风。当时我还养过一个猫和一只鸽子,猫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原因走了,鸽子一天飞出去后也再没回来,因此我和小狗的感情更加深厚。
一次小黑狗在斗殴中严重受伤,浑身是血地回来。它拒绝进家门,就在门外躺着,不停地喘气。70年代中的乡下,连人看病的药都奇缺,我们更没有任何办法应付它的伤情,只有伤心无奈地希望小黑狗能自己好起来,母亲甚至将家里仅有的一点饺子拿出来喂小黑,但小黑只闻了闻,没有吃。一天,小黑狗突然失踪,我吵着让母亲去找,而母亲却黯然不语。三天后,一位邻村老乡说看见一条黑狗死在野外,问问是不是我家的。原来小黑狗走了差不多两、三里路,死在野地一个草垛子边。母亲后来和我说,好狗是不会死在家里,好狗知道自己快死的时候,会走的很远,怕主人看见自己死后伤心。
后来母亲又要了一条黄白相间的小母狗。看见小黄狗的到来,减少了我对小黑的思念。小黄狗相对文静一些,不过它的忠心心耿耿,与小黑狗一般无样。就在小黄狗长大时,我因为要念书,从此离开了乡下到了上海。父母常常在信里提到小黄狗。小黄狗后来生了不少小狗娃,都送给了邻居。母亲平时要出去到哪里,小黄狗紧紧跟着不离左右。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黄狗养成了一个有意思的习惯。每天晚上九点后,不管刮风下雨,小黄会准时起来跑出去,一直跑到父亲工作的厂家大门口。后来厂门口的门防和其他工人们也都认识它,随它在厂门口等着。小黄经常在厂门口等半个小时,如果父亲再不出来,它就跑进去,在近百个办公室中,不管当时父亲在哪个房间,它都有本事找到。父亲只要在晚上十点左右,听到办公室门外发出嗤拉嗤拉的抓门声,就知道小黄来了。
几年后父母离开了乡下,被调到县城工作。高兴之余,最最舍不得就是小黄狗,可当时那里不允许养狗。于是只能托付邻居给照顾着。邻居写信告诉我父母,小黄天天就在我们原来那个空着的家门口,哪里也不去。后来一次乡下出了两例狂犬病例,几个乡政府决定打死所有私人养的狗,也学县城的规矩禁止养狗。小黄狗从此永远离开了我们。父母给我的信中说,幸亏当时已经不在乡下,眼不见为净,不然真不敢想象自己会多么伤心。
随着养狗出了规定,城里都可以养狗了。可有了两次伤心的经历,父母都不想再养狗,一直到了退休,一切都比较安定了,才一时兴起,买了现在的小狗。听父母说,买的时候有两个狗让他们挑选,我父母于是决定叫他们名字,哪个过来就要哪个。本来他们较为中意的小公狗,对我父母不理不睬,反而是另一个瘦瘦的小母狗,颤巍巍地走过来。于是父亲就抓起来,就是它了。
小狗长得并不很漂亮可爱,开始还老病,邻居家都劝我父母扔了这狗再找个好的。可我父母认为,小狗到我们家,是前世缘分,绝不放弃。我母亲不顾别人劝说,带着小狗到处找医生,不厌其烦地亲手给小狗喂药喂食,小狗后来才慢慢恢复。父母怕小狗再有病,还在家中储备了一些小狗的药,以防它再病。生了一公一母两个狗娃娃后,狗妈妈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好。乡下过去说法,女人生了孩子后保养得好,产后身体会比生孩子前更好,没有想到狗也如此。
看着两个小家伙在狗妈妈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我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们是小黑和小黄的前世今生,投胎重回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