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棠诗社"音乐剧总结(官方版)

(2013-01-21 04:46: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总结

一、音乐剧的初衷及红楼的创意

关于音乐剧,一切都来自一年选修课的契机。那时纯粹属于兴趣,再加上刚从美国回来对所有事保持着一股子冲劲儿,指导老师又是曾经乐团很熟悉的 周老师,于是就打算在这个陌生而神秘的领域做出点事情。然而,上学期的努力注定是失败的,其中包括很多原因,比如没有经验,比如投入不够。这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失败驱使着人更加的努力,更加的专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高中完成一部音乐剧。此时,最初的兴趣已经变成了一种梦想,甚至使命,于是我继续选择了音乐剧选修。这就是我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依然为音乐剧投入大量精力的最大动力。

关于红楼的想法,这都要归于周老师的创意。当时基本上所有人都想着去接《青春痘》的续集。但周老师竟对红楼梦产生了兴趣。周老师认为,我们对红楼的认识是有一些误解的。他看过很多版的红楼梦,都觉得不好,其关键在于红楼梦的故事正发生在我们这个167岁的花样年华,曹雪芹是从这样的角度剖析青年男女的情窦初开,从这样的角度展现一个家族、一个朝代的兴盛衰败。然而现在中国凡是敢做红楼梦的,都已经过了最佳的年纪,根本无法展现红楼真正的精髓。本着这样的初衷,周老师向我们提出了这个想法,希望我们在这个正当时的年纪,做一部以《红楼梦》为主题的音乐剧。刚开始几乎所有人都不同意,也包括我,不过后来慢慢地被周老师有前瞻性的想法说动了,决定试着去写写剧本。当剧本的雏形出来之后,有几个同学还是表现出了比较高的热情,于是,简单的定了一下主要演员,我们这个三无的剧组(无经验、无赞助、无名声)就正式成立了。

 

二、人员组成与分工

剧组开始只有8个人,后来慢慢地扩充,最后还是有点规模的~指导教师周兰老师不用多说,他有很多艺术家的灵感,虽然其中一些的确很难完成,不过还是为音乐剧增色不少。同时剧中所有的原创音乐全是他的谱曲。导演是高二四班的刘雨鑫同学,十分负责,同时十分全能,朗诵、表演、唱歌、舞蹈样样都行,也是整个剧出力最多的人。的张可盈(高一1)、仲子萌(高一2),剧组的舞美指导,两个校舞蹈队的主力为“海棠诗社”编排了几乎所有的舞蹈,十分重要的角色。张翊聪(高一1)、张汇博(高一1)、郑茜予(高一2)也是剧组的三个“元老”,分饰惜春、曹雪芹、翠墨,也都付出了很多,汇博同学作为这个阴盛阳衰的剧组中少有的纯爷们儿,给大家干了不少体力活,值得鼓励。接下来剧组继续补充。首先是郭劭婕(高二4),饰演剧中的主心骨“嫂子李纨”,她强大的唱功为剧中大家的演唱部分帮了不少忙,二胡特长也成为了剧中的特色伴奏。王一瑞(高二4),饰演迎春,剧组里的活泼豆,同时也是音乐剧海报的设计者,《海棠诗社》集体海报以及6张个人海报都由她一人完成,可谓尽心尽力啊!接下来还有两位钢琴伴奏,林德清(高一2)和王萱惠(高二4),全剧十多首曲子都由他们两人合作完成,王萱惠海通读过《红楼梦》,她的知识也让大家更加了解了自己所演的角色。随着音乐剧各部分的完善,我们又加入了全场的亮点大树以及最后的江南舞王——刘可(高一1)、帅气的打击乐伴奏——陈晓玉(高一2)、开场亮相的活泼舞者——王天一(高二3)、郭怡萱(高一2)、张时雨(高一2以及好了歌的美声合唱——孙伟佑(高一4)。在临近演出的时候,高一的王一丹(高一2),高二的裴凯迪、庄励、丁惟宜、邵达明、黄炎冰(高二4)都加入成为了剧务,为音乐剧的成功贡献了一份力量。最后隆重介绍一个人,戴心同学(高一1)。因为身体原因,戴心同学曾休学一年,但为了心中的梦想,她加入了红楼剧组。她是剧中最了解红楼梦的人,她对我们的剧本、表演、歌唱提供了很大帮助,她的古筝特长也成为了贯穿剧目的营造气氛的主体。因为排练大部分时间都是放学后,有时会比较晚。虽然戴心同学身体不是很好,但依然坚持排练,可见其毅力与决心,对于音乐剧的成功她功不可没。一场音乐剧,一个学期的时间,多少个日日夜夜,你们,缺一不可。

 

三、剧本的进展

或许最初还是受着《青春痘》的影响,实在是不知道“红楼梦——海棠诗社”这古风古韵能唱出什么歌来。突然头脑中灵光一现,若是把一些现代元素加到红楼里,或许会更吸引眼球,说不定还能唱出几首流行歌呢。于是我带着这样的想法写得第一版剧本。但由于完全没看过《红楼梦》(包括电视剧),所以只好去看一看人物介绍,然后着重读一读“海棠诗社”周围的几章,算是超微上了点道,然后一点一点的改成剧本。当然,仅仅这样,什么都不是,我甚至连许多文言文的句子都是照搬照抄,和现代新潮的语言夹杂在一起十分不搭调。所以之后又经过了反反复复多次修改。这主要应感谢戴心和刘雨鑫。戴心用很文艺的语言把剧本改得流畅,而且还增加了太虚幻境、曹雪芹对红楼感悟等一些片段,将剧本的内涵提升了一个档次;刘雨鑫为剧本的主要段落改写了台本,细致到每一个动作,这大大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方便。其他的还有很多小的细节都是在每一次排练中再修改。然而,再一次排练的过程中,一位音乐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建议:作为音乐剧,音乐应是主体,贯穿始终。我们似乎在台词上下了太多功夫,看起来像话剧。所以后半段的时间我们做了与前半段截然相反的事情:简化提炼台词以及加音乐和歌曲。对于音乐的要求,周老师希望我们尽量少用现有音乐,多用原创,为此周老师也新创作了许多相关歌曲供我们选择,甚至还新写了一版《枉凝眉》。我们呢,也贯彻着周老师的思想,加了一些创意,比如试着写了一些歌词,加入了rap说唱的点子,也算是给剧本增色不少吧。

 

四、排练的艰辛

我觉得这一点应该是不用多说了,不管什么事,没有艰辛的付出就不可能换来成功。我们每一个人都付出了许多。

剧组初成的时候,我们计划每周排练两次,周一的选修课时间以及周三下午,这样循序渐进,到了临近演出的时候应该不会太赶。不过事实证明,想做到先紧后松实在太难。由于前面浪费了太多时间,进入最后一个月,夸张点说,我们是在用生命支撑着音乐剧。每周的排练从2次变成了三次,四次,甚至周末也开始加练。中午一有空就会单独到音乐教室练歌,下午大家一起在阶梯教室的舞台上表演找感觉。演员们都是高中生,周末和放学都有很多课,很多人不惜请假、调课或是牺牲休息时间投入排练。记得最忙的那段时间,也是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每天排练过后,只得伴着黑夜和寒风离开校园。回到家满身的疲倦,还要面对繁重的作业,现在想想,我们每个人都勇敢地坚持了下来,没有人因此而放弃,真为大家而感到骄傲!当然,我们也存在争吵,我们因效率太低而互相抱怨过,我们因也对于一个细节的各持己见而产生过对立,不过至少我们的心是齐的,每个人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往日的松散和懈怠没有了,换来的认真与专注。女生之间互相设计表演动作,提醒台词,还帮着男孩儿们纠正每一段复杂的舞蹈,我们几个仅有的男生也主动承担起了剧务的工作,还进行了一场篮球赛互相都很鼓劲儿。这种团结让所有的困难在最后的迎刃而解。我们的付出终将收到回报。

 

五、剧务工作

    如果说排练需要用生命去延续的话,那去做各种剧务工作,就真的要靠信仰了。基本上我分析的剧务工作三大类吧,场地,音响,道具。对我来讲,基本上就是在广播室的曹老师、电教组的不知姓老师、管理阶梯教室的女老师、演员们的各个班以及一切能借到道具的地方之间来回转。开始那阵子事情很少,基本上搞定场地就行。每次都是由周老师来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能用阶梯教室,我们直接去就可以了。不过到了最后一阵子,因为演出计划总是一变再变,排练时间一变再变,再加上也到时间去确认音响、拉幕、电脑显示屏和各种道具,我就开始自己去接手这件事情。其结果,就是几乎我的所有课间、中午、甚至放学都用作去和各种人协调。我们这个剧不算大,但真要把所有剧务工作列一张单子,那还是可以说很壮观的。所以说以后这种事情,一定要有计划地找一组人去执行,否则很容易把人累死。。。。。。

       

六、演出那天

可以说这天是我们一直以来最难过的一天,也是最开心的一天。

难过是指从早上醒来到演出开始,那真是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煎熬。毕竟前一天的排练我们还再超时,还有很多瑕疵,基本上上午的课都没有投入进去。下了第四节,直接冲到阶梯教室,女生们去忙着化妆,男生则在台上准备好道具场景。但真的事不如人愿,以为提前一节课准备绰绰有余,但知道还差15分钟开始,化妆在刚刚结束,午饭没有吃、麦克没有按、服装没有换,那个时候真心有点慌。之后大家真的就是一阵乱忙,当然也是一副互帮互助的景象。看着观众一个一个的入座,我们拉上了幕帘,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红色的空间里(幕内侧是红色的),试图去让自己沉静下来。监察部和临时找来的剧务同学也都到齐,一起在最后的10分钟内做准备。

幕终于缓缓地拉开了。我看着所有人挥起了拳头,打着加油的手势,光从舞台中央一点一点撒向周围,一个个好奇而欣喜的神情展现在我们面前。随着王萱惠的风华正茂,刘可的rap,我们的演出正是开始了。一个学期的努力,终于要见分晓了。

就像老妈说的一样,人总是在平时放松自己,但一到了关键时刻,最大的能量就会展现出来。开场亮相“古人”们搞怪的出现,到教室中活泼的场景,再到古代神奇的穿越,其中的衔接可谓是非常的连贯。这在我们之前的排练几乎是看不到的。站在舞台上的每个人都在注意自己的站位以及动作,那股精气神(或许是灯光打的),靓丽自信的神情,甚至可以打动一同演出的其他人。我们的舞台气氛第一次变得如此高昂非凡。这让人演得很开心,很享受,我们还是不是在舞台上玩起来、斗气来,真正的陶醉在红楼之中了。

在演出快到尾声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在我们唱完枉凝眉后,有一小部分观众以为演出结束了,准备退场,但实际还有一个回到现代的结尾。这是正是我和曹雪芹在对白,突然我们的张可盈小姐一下子冲到台前,朝大家大声宣布:“我们的演出还没有结束,请大家不要走,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如此的霸气一嗓,把在场所有人都镇住了,借着此机,音乐剧再次被推上了高潮!知道宝玉吟诵完最后的一句诗,道出一句:“这,真的是梦吗?”江南style如约响起!

这个音乐我不知道在我耳边萦绕过多少回,这个场景不知在我脑海中想象过多少次!伴随着台下雷动的掌声,心中的石块终于落下。看着演员们开心得跳动着骑马舞步,心中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我们终于成功了!

七、总结、个人感受和后续

演出结束了,有不少朋友向我们祝贺,可以说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吧。虽说我们这次的演出算不上完美,不管是唱功、舞蹈还是表演都还差得远,演出的过程中也有忘词、串错场等失误,不过相比于我们紧张的排练时间以及本来并不高的水平,我们这次真的算是非常巨大的成功了。因为看得初中同学不多,校长还希望我们能再在下学期加演一场,这样莫大的鼓励让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高兴。

经历了这么一段艰辛、欢乐、纠结、幸运的排练,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很大。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互帮互助,如何宽容别人,互相体谅。如何在逆境之中保持冷静,如何在困难面前依然保持着笑容。

就我自己来说,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艰辛,学到作为一个领导者最应具有的品质,就是永远带给你的伙伴信心。在艰苦的那段时间,一切的事情都让人绝望。眼看着辛辛苦苦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努力就要付之东流,心里真的说不出的着急。但不管我怎么努力,怎么和大家一遍一遍的强调,我们的效率还是上不去,甚至使得每一次排练到最后都不欢而散。后来我明白,原来从一开始,我的观念就有问题。我只是把音乐剧看做自己的一个目标,一个使命,但却没有发现在这个音乐剧的羁绊中还存在了很多人。我们是一个整体,只有每个人的心都在一起,想一个方向用力,音乐剧的大船才能向一个方向驶去。我开始改变我的方法,不再抱怨,用鼓励和微笑代替我心中那份急躁,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站在每个人的角度去看音乐剧,去看这个活动对于他们的意义。慢慢的,不光我和大家,每个人之间都开始学会了沟通。心的距离近了,我们成功的希望也大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了整体的力量,也懂了的领导者真正的意义。

同时,梦想的力量也让我成长。每当遇到巨大的困难,人本能的就会选择保护自己,选择放弃,我也一样。但这次,当我在上学期的失败后反省自我,决定要轰轰烈烈的干一场时,音乐剧在我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这种神奇的力量在我遇到逆境、绝望的时候给我支持,让我抛下所有包袱,阻断一切的后路,只为心中的那个目标。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会激发你无限的潜力,在有限的时光中迸发出来。只要你信了,只要你想了,你就会去拼,去努力,最终会成功。

音乐剧的道路还没有结束。在“海棠诗社”成立的同时,景山的音乐剧社也即将正式成立。下学期,在周老师和戴心同学的带领下,还会有更多更好的音乐剧推出。我相信“海棠诗社”也会继续演出,呈现更好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