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后,你能够做什么?

(2008-06-15 11:57:08)
标签:

校园

分类: 牢骚天空
   近期,家内一兄弟即将大学毕业,为了锻炼他独立自主的能力,为了帮助他尽快退去学生的稚气,我和家人商量,让他自己去找工作,暂时不给他任何帮助。因为平时他太自负了,总是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大二时曾扬言说“大学一毕业肯定有很多单位抢着要,工资还不能低于0.5W”。
 

    学校正式通知他离校那天,打来电话询问我该怎么办?同时也给他寄点费用便于找工作,我告诉他没有问题,简单的生活帮助还是必须的,因为去找工作需要开销,出去租房子需要钱,同时,我也告诉他尽快去找工作,以后很有可能会断掉他生活费用。电话中他明显地有些着急,他补充说“马上要离开学校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我告诉他怎么办”。我说“以后的路就要你自己走了,现在家里不需要你任何的供给,未来一段时间你就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就行了,先把自己的生活费挣到就好了,最紧急的任务就是先找到一份工作,先不要讲工作好坏,走出校园就是一大进步,我相信你能够做到这一点。”话中已经给了他压力,也给了他充分的鼓励,心想他会明白我的意思。

 

    两个星期后,再次来电话,先说工作是如何的难找,自己是如何的努力,费用开销是如何的大,最后就是再给点钱,从电话中听出他很无奈,并带有一丝歉意。家人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他汇了过去,说总是要保证他的生活正常吧!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似的,我也没有说什么。又过了两个星期,同样的电话,同样的话语,同样的口气,同样的内容,家人又是同样的做法过了两个月。

 

    上个月底,再次来电话,家人把电话让我接,首先我问他最近怎么样?生活上有什么压力么?工作是否有着落?下一步打算怎么办?是否想着一直让家人汇款给他。听到接电话的是我,就开始支支吾吾地说不话来,半天也没有听清他的什么,总是嘴里一半肚里一半,我也是干着急没有办法。从这种情况来看,我感觉他是没有出去找工作,也许没有真正地走出去,也许是生活还真的没有到逼迫他的那个地步。我再次警告他说“再给你一个星期的生活费用,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自己看着办吧,家人一定不会再给你钱了”听到他“恩”的一声就把电话挂了,此时感觉到很他很可怜,又很无奈,自己心里也有一种说不来的感觉。

 

    当前工作难找是一个社会现象,也许不是他的错,也许他不应该承受这种太大的压力,毕竟才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更何况以前根本没有单独做过什么事情,甚至上大学的时候一切报名程序都是家人帮他处理好的,大学几年除了上课几乎没有单独处理过任何事情。他们这一代人不知道什么叫吃苦,不知道什么叫感恩,不知道什么是付出;从少长到大一切都是家人包办成长,对于他们来说,我认为既值得同情又感觉可怜。未来的路毕竟还是需要自己走,家人再扶植,又能帮多少呢?并且很多东西,家人根本无法理解,就比如互联网吧,家长只能说自己是一个“文盲”,想帮又如何去帮呢?

 

    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学校放开了,学生放肆了,更多高校老师习惯于“走穴”了,更多在校学生习惯于“互联网”了。几年下来,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也许只有走出校园后才能发现几年的光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在大学里,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了高中与大学的截然不同,让更多的学生找到了恋爱后短暂的甜蜜,让更多学生体验了高消费的快感,也让更多人学生养成了自负,自大的个性。面对这些情况,也许是片面的,也许是不准确的,但这些现象总是存在的。

 

    随着高校改革的日趋完善,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目前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课程,如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等。但作为一个在校学生应该更加熟悉和明白当前的社会形势,就业状况,不要浑浑噩噩几年大学生生涯后茫然无措。在此,告诫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完全想明白这样的一个问题“毕业后,你能够做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