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看着春节的脚步越走越远,心中的波动也慢慢平息。这些天来,思前想后,童心时的春节欢乐早已不见了踪影,目前的理智和冷静让整个春节也冷淡了很多。而这个春节让我增加了很多以外的感受如下:
春节是联系亲情的纽带
这次回去给我感触最深刻的就是亲情,由于几年的离乡别亲,家乡的生活早已让自己给淡忘了很多,这次的回归给家人和朋友多少增加了一些新鲜感,不标准的家乡话,不适应的生活方式等日常行为都让至亲的人感觉有点不舒服。好象自己已经脱离这个环境,离开了家乡的怀抱。看着家人似乎理解的目光,感受着邻居奇怪的面容,多少也给自己增加了点对家乡陌生的感觉。
想想这些,自己也确实感觉到了点什么。走出来的几年,跟家乡人联系的少之又少,多少个春节没有踏上返乡的列车,连自己都不知道了。原来整天挂在嘴上的话语已经不知道多少时候没有说过了,多少家常个性话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意思了,多少亲戚朋友的变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发觉了。看看家乡人的变化吧!(据家人介绍)昔日的小学校长已经因病去世了,爱戴自己如亲子的小学老师也在不久前离开了人间,后院的奶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因为本地在实行火葬,很多人都偷偷地给土葬了),就连从小经常逗我们玩的“傻庄”(脑袋有点问题的五保户,真名到现在都不知道叫什么)也见上帝去了;旁院的大婶在完成三个儿子娶媳妇之后也卧床不起了(我离开家前她做事很厉害的,身体也很好,这次见她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院的大娘跟她说了半天话了也不知道我谁了,原来的老村长从见到我就一直认为我是外面来的谁家的亲戚?(后来见到我爸妈后才知道是我)。
这次回去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到很以外的事情,昔日的发小基本上都已经成家立业了,甚至小孩子都可以到处打酱油了,在当地我算上是异类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兄弟找不到共同语言了(过去都是彻夜长谈的兄弟)。
春节是有钱人的游戏
想起孩时的春节心中有种激动不已的感觉,也许那个时候家里都很穷的缘故吧,只有过春节小孩才会有好吃的,穿新衣服,可以不去天天写作业等等。而现在的春节好象直接跟经济挂沟了,没有钱的春节过起来实在没有什么味道了,就连小孩子都是一样了。
这次回去我看到了两道不同的景象,有钱人的春节和无钱人的春节。有钱人的春节是这样的:一个春节的“旅游”,花费预计在1万至3万元人民币。并开始家庭装修,家具置换,手机换代,数码相机的购买,购买年货,小孩的压岁钱。不要只看这些事情,开销可不小咯。无钱人的春节就如同往常一样,只是比平常多了些青菜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