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暑

(2016-07-26 17:12:57)
标签:

宁远城·宁远河

文化

分类: 传媒相关

 http://s5/mw690/001ilwcHzy73KR4kWig54&690

 

 

 

大暑,暑之大者,在头伏与中伏之间,正是暑热之极致。

高温,溽湿,雷雨不时而至,日夕之间,天地吐纳,使人感觉空气如蒸。万物滋长繁荣,生机鼎盛。想起星期一去大青山,看到花草树木无比繁荣,蓊蓊郁郁,小巧玲玲的石楠花散发在绿草丛中,愈发显得它娇媚。野鸡膀花嫩黄,俯伏在大地之上,一丛丛,明艳鲜亮。最多的是那种紫荆花,淡紫色,它的花朵有股特别清香的味道,山里的空气都仿佛弥漫着紫荆花的芬芳。晔穿了一件枚红色的短衫,蜜蜂总是围着她,可能以为那枚红色是一朵鲜艳的花朵,害得晔东躲西藏,惹得我们一阵笑声。

走在茂密的草丛小道,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是泉水。清泉石上流,我立刻想起这句古诗。草丛掩映之中,在平坦的淡褐色石板之上,一股清澈的山溪水妖娆流过,我们蹲下身子,撩拨那清清的溪水,甚是凉爽。小秦说,这水肯定比城里的自来水好喝。那是,总也不说话的老常连声赞叹。

那日去三道沟,车过碱厂,便发现大地里明显地旱了,玉米的叶子都卷起来了,花生的秧子也是蔫蔫的,该下场透雨了。序先说,天气预报后天有大雨呢!

这场大雨说下就下了。20日晚到21日早,大雨来了。这场大雨对于农民来说下得及时,是一场好雨啊!

昨天大雨过后,晨起发现朋友圈里发的南河和广场河照片,发河了。早饭后,我先到广场河,河水基本没过桥墩,河水浑黄,土黄色的水汹涌而来。喜飞也来看河,我俩一路走到拱桥的高处,站在那里说了几句话,雨又下了起来。

今天阴天,气温不高。做完家务在家里静静地看书,看陆兴志的诗集《宁远城•宁远河》。前天,老周把书拿回家,我就一直在看,喜欢。

对诗人陆兴志而言,故乡就是他灵魂的栖息地,是他一生的起始点。

《宁远城•宁远河》的宁远城,诗集的十首《民国旧照》构思精巧,从诗里边款款走来了那个时代的人或物,女人、学徒、老街、火车站还有羊群及鸽子或毛驴,这些都会唤起人们久远的遥想,遥想那个年代,遥想那个年代的古城模样,一寸一寸的时光浸染了岁月。多少年多少年后,我们也是旧照片,也会藏在岁月里。《谁也不能掩盖老墙缝里的往事》,《城墙上的雨痕》和《宁远城的枸杞》《那片樱桃》《银杏树》,呵呵,真是美妙至极。《冬日寄雪峰》,这是写给一个知己的最好表白,是两个有才华的男人之间的一种默契。《卖旧书的作家》,平稳的叙述,真实深情,让人能想起卖旧书的那个作家的音容笑貌。昨日雨后,看到几个小孩在花坛树下找蜗牛,立马想起诗集中的《一树蜗牛》。还有,《牌坊下流动的春天》给人们带来一片鲜亮,大抵冲淡了城墙那暗淡的灰色。

《宁远城•宁远河》中的宁远河,是兴城人的母亲河和水源地供给之一。兴志说,“或许秋日的宁远河之水,能濯清我这俗世之容颜,在这深秋,让我有机会看得清自己”是啊,在兴志的心里,这条河给予他太多太多,这条河在他的心里分量很重很重。这条河流淌的都是他的记忆,他的忧愁与欢乐。他在《听钟》《井声》《老去的河岸》等诗中表达了他深深的忧虑与焦灼。一条河的状态,几乎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宁珍志曾在《二○一三年辽宁文学巡礼秋之卷之诗歌》评价陆兴志的组诗《河岸》:诗人通过声音混淆、声音不再、声音老去的三重书写,悲剧性地呈现农村的现实生态,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后工业时代对乡间秩序的戕害。作者几乎放弃抒情,叙述得不露声色,极富有生命感染力的多幅画面代替了作者的议论。

兴志的《春天的河岸》“老人的两桶水,一桶是春色,另一桶也是春色”;《河岸的几种色彩》的“草色,残冰,春光中的草芽”;《铺展的河岸》那一块被他带回家的鹅卵石,作为镇纸的鹅卵石,“山之辉,水之媚,还有点棱角”,这些表达了他对这条河深情的热爱还有他的浪漫情怀。诗集中的《夕阳下的乞丐》《牧羊人》这些人物,寥寥数语,勾勒的如此鲜明。我几乎崇拜兴志的文笔。那首《到政府食堂吃饭》充满了有点滑稽的幽默。

其实,我不是一个评论家,我表达的只是自己的感受。也缘于对兴志才华的景仰,对兴志诗歌的喜欢。写作是人间的另一种修行,在这场孤独的修行里,兴志在喧闹中追求宁静,在繁华中遇见淡泊,在苦难中诠释泪水,隐忍了多少痛楚,看透了多少岁月,一路走来,写下他的宁远城和宁远河。我知道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喜欢一个人,一条道,走到底,一根筋,一个实在的人,一个淡泊的人,他就是这么样的一个诗人。有时候,知道他遭遇到的一些不公平,常常会让我为他担忧,也会心疼他。

大暑,在不算热的大暑。窗外的知了偶尔在叫,盛夏,草绿树浓,到处一片绿茵。每日推窗看到的芙蓉花谢了,只剩下三五朵在枝头。看到紫竹发来的大暑:“绿色归于苍然,众生各安其命”。一笑。

   

                                       (源自李昀的Q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