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主义婚恋观——张洁抒写的女性婚恋观之三

(2010-12-03 00:47:30)
标签:

现代主义

婚恋观

吴为

无字

追求完美

张洁

文化

分类: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

三、现代主义婚恋观

出版于1998年的《无字》,沿袭了《方舟》的思路,表现出对男权文化传统及价值理念的彻底否定,是张洁彻悟人生、重新认识女性、走向理智境界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对主人公吴为理想婚姻的建构和解构过程的描叙,塑造了执著追求理想婚姻的女性形象。吴为从奋力地创造条件追求结婚到毅然决定离婚,展现出女性“自我”觉醒之后的现代主义婚恋色彩。

http://s10/middle/46c2b3b3h9f522d08b759&690

(一)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吴为

《无字》中吴为形象是一个现代派的女权主义的代表。首先,她敢于挑战传统婚恋观中的固有秩序,敢于否定男性权力意识和政治权力意识、传统文化思维及社会习惯中的性别歧视,从而做到了在婚恋过程中 “爱我所爱”。小说着力表现了女主人公吴为敏感、单纯、任性、可爱的个性。她一旦爱上了某个男人,就表现得异常专一。她先与韩木林结婚,生得一女后,又与另一个未交待姓名的第三者相爱,并惊世骇俗地生下私生女。在她看来,爱与性是自由的,为了爱,她不惜牺牲一切,哪怕养私生子,哪怕遭受满世界人的指责。继而她又投入到更具反传统色彩的前后长达二十七年的吴胡之恋中,胡秉宸比吴为大20多岁,比吴为的生母叶莲子大两岁,当五十多岁的吴为与胡结婚时,胡已经是个年届七旬的老翁了。其次,吴为体现出的是以女权主义为核心的“自我”意识,追求的是“我的快乐”。吴为为了爱情冷落了母爱和子爱。例如,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疼她的人,但她却多次违背母亲的意愿,走向错误的旅途,以至母亲去世后又要痛不欲生地后悔。再如,在前夫韩木林逼迫下,她将私生女丹枫抛给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一户人家;为逢迎胡秉宸,她在婚生女儿禅月的成长过程中很少给予关爱。另外,她的女权思想还表现在对男人吹毛求疵,追求完美。哪怕诸如脚癣一类的小毛病,她都无法忍受。历经了多次婚姻纠葛之后,吴为认为,自己是个与男人无法长期相处的女人,只适合做情人。在她的意识中,爱的神圣性已经远逝,取而代之的是爱的矛盾性、脆弱性和流动性,这正是现代主义婚恋观的显著特征。

(二)爱到极致之后的绝望

爱到极致便生恨。而恨的背面,正是爱。俗世之中,若想获得“患难与共生死相从”的美好爱情,其关键在于男女的双方的自觉与自省,而吴为却没有那么幸运。她用撕心裂肺的爱和全身心的奉献换来的却是男权的无耻。她发现胡秉宸原来是一个自私、委琐的男人。他之爱吴为,只因她与他以往交合的女人文化品位不同。令吴为最不能忍受的是他的轻慢和侮辱。例如,婚后不久的一次口角中,胡秉宸就出其不意地说:“你知道人家说你什么?说你是个烂女人,都说我和你这种拆烂污的女人结婚是上了你的当。可我怎么就鬼迷心窍地和你结了婚!”吴为终于明白,她对胡秉宸的爱,实际上是一种可以交出生命,但却无法交出心的爱。绝望之中,她的爱全都转化成刻骨铭心的恨。当吴为最终不得不结束这一千疮百孔的爱情时,陷入一种极度焦虑的精神崩溃状态,吴为疯了,进入到一种什么都不会说、谁也不认识的状态。她在医院里拔掉了赖以支持生命的所有管子,这个无论婚生子或私生子一个都不少的女人,如此一干二净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为提升自身价值以追求真爱而写文字,理想破灭却痛恨文字,她烧掉了生前的所有文字,也截断了联系人间的所有渠道,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凡与文字有关的东西都没找到。她多年的执著追求是一首无字无声的悲歌。张洁笔意凄切地写道:“吃苦受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空,这时才觉得那苦是双倍的了,不值得了。不值得而受的苦是真苦。” 以此表达了对现实中爱情激愤的怀疑与叩问。

社会现实中的婚姻原本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而张洁当属于“极致型”的作家,当她以古典主义为核心时,女性便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终生精神守望;以现实主义为核心时,女性便雄性化或中性化,独居一隅专干事业;以现代主义为核心时,则张扬女权,无视爱情的神圣。总之,她偏要在很不完美的现实社会中寻觅理想中的完美爱情,因此时而审美至极致,时而审丑至极致,决不折中,这便在文坛上显示出非她莫属的艺术魅力。她用“智者”的目光扫描着爱情与婚姻的“意义”,扫描的结果是感到女性十分“不幸”,婚姻毫无“意义”。“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实际上,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当今社会,男性的生命经不起认真追究,只要男女双方能心心相印,彼此理解,互敬互让,并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绝大部分的女性便会拥有相对完美的婚姻,便会较有意义地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