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很认真地参加了幼儿园的讲座,是起跑线的一个老师来讲的,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主要是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讲应该怎么和孩子共同成长,下半部分将孩子智力因素的关键时期即培养方法。上半部分蛮好的,我也很认真地做了笔记,虽然这些早就在不同的地方听说过了,但是这位老师总结了一下,还是有价值的,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四个要素
1.家长要以身作则
也就是说言传胜于身教,家长要做孩子积极正面成功的榜样。老师这样说道:家长自己首要不甘平庸,孩子才能不甘平庸;家长自己上进孩子才会上进,家长孝顺孩子才会孝顺。这话倒是蛮有道理的。
2.寻找孩子成长的正向资源
老师自己说了五道加法题,故意说错了一道,问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都说错了一道,老师就说了,难道你们没发现我做对了四道么?这个小游戏暴露了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候的缺点,就是我们平时总是看到孩子的错误,却忽视他的优点,这话虽然未必全对,但是我想绝大多数家长在孩子有错的时候都回放大这个错误。又举例说一个孩子的故事,此处忽略前面的冗长,单说她和妈妈谈心后的一次数学考试孩子考了36分,妈妈没有责怪,反而说这说明你已经学到了36分的知识,又问她她前面的那位考了多少分,孩子说39分,妈妈就说了,那下次我们的目标就是赶上他好不好,孩子为妈妈的举动感到吃惊,但是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孩子考了65分,随后的学习中孩子不断的在进步。妈妈放大了优点,孩子得到了鼓励。这时候老师说了这么一句:“家长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在这一点上老师最后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经常被说成什么样,当成什么样,被怎么样对待,这些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3.做孩子生活的教练
父母要经常给孩子鼓励、欣赏、拥抱,要学会对孩子的期待。
4.要做学习型的家长
父母要学会教子的方法、艺术、规律、技巧。孩子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就是家长素质、家庭环境、观点的竞争。尤其是上学以后,学生之间竞争的背后其实也是父母家庭教育的竞争,谁又说不是呢?
上半部分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说很多家长都说没时间管教孩子,工作很忙,等着不忙了,孩子长大了,教育也晚了。人生在世有三件事情是不能等的,身体健康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教育子女不能等,这三句话,很值得我们反思啊!上半部分结束时老师推荐了教育的书籍,四本带两个光盘150元,中间休息时很多人买了,我没有。
下半部分的讲座其实有了更明显的功利了,怎么讲呢?老师讲的最终目的是在讲他们的书和光盘,是关于速记的,我没有购买,但是下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师讲的比较有价值的东西。
智力开发的关键有两点,首先是注意力的开发。注意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在这里老师讲到音乐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音乐课以使左脑聪明右脑智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是有这个作用的,带歌词的非但没有反而会影响注意力,尤其是流行音乐,所以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听的流行歌曲非但没有对学习有帮助反而是错误的。古典的小提琴曲,钢琴曲,尤其是巴洛克风格的音乐,是对注意力有帮助的,研究表明,每分钟60拍的音乐(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是与大脑的α脑波频率一致的,能有效地帮助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
其次是记忆力的开发。老师引用了培根的话:“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记忆力可以训练,这一点毋庸置疑,说到这里,老师没多说,做了个游戏,让我们看到训练后的结果,我们很佩服,但是老师说现在没有记忆力培训班了,公司出版了教材可以购买,我立马有了
表情。会后很多家长要买教材,我还是没有。
说真的,老师讲的蛮好的,但是到最后让我感到了她似乎更是个推销员,大家知道推销员也是很厉害的。我学到了一些,但是我不喜欢这种购书方式。
卡农刚搜到的巴洛克风格的钢琴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