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应邀出席了由大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主办的“大连文化大讲堂”活动。有了上次师永刚的教训,这回在接到邀请之后,我“预习”了一下做客的嘉宾。不过虽然拜读了他的博客,却依然对这位即将见面的张者张作家比较陌生,也许是“尊命文学”写的多了,与真正的文学距离日远吧,亦或是我真的孤陋寡闻。
通过近两个小时的接触、聆听和交流,我感受到了张者的智慧、善良和真诚。
“几天前,《新商报》的记者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是请我给大连的读者做个讲座。我当时就说不行,我搞不了讲座,后来他说就是交流交流,我说交流是可以的,可今天一来看到这个场面,我觉得还是讲座,所以我上当了”。张者的开场白充满了智慧和幽默,很快便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张者的智慧还表现在他不断地追求学业,在读完大学10年之后,又走进了北京大学读法学研究生,他现在不但是一个出色的作家,还是一名记者和律师。用他自已的话说是就算小说写不好,我也可以用其他的手段养家糊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多一条腿走路吧,而张者多的又何止一条腿。
张者是善良的,在做“南方周末“记者期间,他出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作家的人文精神采访了很能多曾经在中国近、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一席之地,而今却淡出人们的视线,被时代所抛弃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比如说巴金、杨绛等。让读者了解他们的现状,他们的生活。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件很辛苦而且又没有什么现实利益的工作。现在的记者,谁不想采写一下当红的名星、企业家,写得人家舒服了,说不定会有几十万的进项。但是他却坚持下来,在他采访后不久,很多老人便过世了,因此他的很多采访音相资料就成为珍贵的史料。此时,正值他的处女作长篇《桃李》出版,钱钟书先生的遗孀杨绛誉之为“当代的《围城》。”从而使张者和他的作品一道蜚声文坛。当然我们不否认作者本人的文字功底以及《桃花》题材的优秀,但名人大家的一句点评,往往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我想张者老师在采访杨绛先生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要让她点评自已的作品,这也许就叫作种善因得善果吧。
张者是真诚而真实的,在回答读者提问的时候,他没有那些场面话和官样话,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比如说有的人问他经济与学术的关系时,他说二者互为依托,而且经济是基础,没有钱还作啥学问?这个问题的冠冕堂皇答案应该是学术重要,作为学者就应甘于寂寞,甘于贫穷;还有的读者问怎么看待大学生谈恋爱,如果是“贾宝玉他爹”之流一定会说学生当然以学业为重,谈恋爱虽然不反对,但至少不会赞成。而张者的回答却是不谈恋爱大学就白上了,有了爱情的滋润,学业才会更进步,大学的生涯才是完美的。
很高兴能结识这样一位不虚伪,不造作,有功底的作家。在我的眼里,张者是智者、真者兼君子者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