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布鲁明顿广场的瑞幸咖啡的服务问题看瑞幸咖啡陷入今日困境的一点感想

(2020-05-01 23:03:46)
标签:

美食

财经

今天老庞还要上班,于是中午和老庞在她们单位下面吃了老麻抄手,大家聊了哈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和劝说各自“要想开”之后,她鼓捣要去单位大厦所在瑞幸咖啡来一杯。我说不要去,上次(大概一周前)和老庞、神仙姐姐也是饭后点了同一家瑞幸咖啡,我的冰美式,苦得不要不要的。不是深烘,而是像烘焙过度的感觉,全然没有咖啡的香和其他味道,更不用提什么花香、草香的复合香味了。当然,家里一杯成本几元的咖啡已经可以拥有不错的享受,但是一杯十来元,没有用券差不多近20元的咖啡,在中国这样的人均工资收入和瑞幸咖啡的人工成本上,那种烘焙过度的咖啡不由得让我怀疑豆子本身的品质“极差”,成本一块钱一杯都有可能(我说的是冰美式,加奶的我也没有点过),才会用这种“烘焙过度”的方式去掩盖味道。就像川菜里面重油重盐去掩盖食材本身的普通或者不新鲜的食材。

回到今天的事情,我还是陪老庞去了,因为之前买50杯送50杯,她有一百多张券,瑞幸出事之后她生怕垮了,每天都在紧赶慢赶的喝。我由于最近几天都睡得很糟糕,在老庞要喝完的时候,想去找服务员要点咖啡渣带回去放卧室HIA可以施施肥(家里也种了几盆植物),听说咖啡味可以舒缓神经。
没想到这一件小事情,居然闹出来了勃然大火。
当时服务员把咖啡豆倒在机器里面做成咖啡粉,就把袋子扔了,刚好我过去要咖啡渣。她说没有袋子,我自己要拿个袋子,我说你把你扔的那个袋子给我不可以吗?她说不可以。我还觉得挺奇怪的,因为她扔袋子的箱子全部都是咖啡豆袋子也不脏,既然她没有多余的袋子怎么不愿意捡一下呢?我和老庞都没有带袋子。我说你给我个纸袋子不行呀,我朋友如果不是在这里喝,要打包你不也要送个袋子吗。对方还是不同意。我找了桌子上两个人家喝剩的杯子(也没有他们工作人员收拾),我过去问,有没有洗的地方,我洗干净了,再接咖啡渣。对方一脸无语的说:“你去旁边大厦4楼洗,我这里不会给你洗的”。我当时就一下火腾上来了。对方说自己说话态度没有问题,给我解释过什么什么。我说亲,你背后还有监控呢,我们可以打110调监控好不。于是我就真的打了110,老庞看到我发火了就过来找对方要了干净杯子装了咖啡渣就把我拉走了。
这但我就不明白了,如果瑞幸的咖啡渣是需要自己回收不能给顾客就应该直接拒绝,如果服务员觉得不是自己服务范围,也可以直接说,为什么发火之后就改变了?难道瑞幸的服务都是根据顾客是否发火?去年在人民南路的中信银行瑞幸咖啡,我问WIFI密码,对方说“全拼”,我问:是首字母的全拼还是全部字的全拼。顿时对方又觉得是我在挑事。直接不耐烦的甩冷脸,再也不理我了。
我对于去年中信银行的瑞幸咖啡,上一周瑞幸咖啡非常难喝的豆子加上今天的事情,瑞幸咖啡是肯定不会再消费了。
加上几周前瑞幸咖啡虚做账目的事情。我觉得瑞幸走到今天,是有些问题的。
1、咖啡文化在中国并不发达,即使在成都这样的休闲之都、享乐之都,咖啡馆(小咖啡馆,精品咖啡馆,连锁咖啡馆)的数量相比于茶馆都是少很多的。而传统的茶馆那种温情脉脉的态度和人情味儿的服务,或者环境好点的茶馆由于会有打牌、可以开会等增值服务,态度会更好。成都茶馆保有量全国第一,并且还在持续增加。说明茶馆对于中国人估计比咖啡馆普通很多。而且成都还是属于二线城市,如果到了3456或者18线城市,估计更没有什么人喝咖啡。所以开咖啡馆是需要有“咖啡文化”作为附加值的。
2、由于有茶馆在前,成都的咖啡馆(精品或者小咖啡馆)都是主打服务和精品咖啡。比如我常喝的镗钯街“日记咖啡”,还会帮一些在镗钯街游玩的游客保管行李!过去喝咖啡刚好碰到咖啡师在调配新品还会邀请一起喝,我自己也会带点小饼干、小蛋糕过去和咖啡师一起吃。
3,由于瑞幸咖啡的快速扩张,豆子的质量和服务完全跟不上。由于中国人没有什么咖啡基础,如果选择喝咖啡的人必然对咖啡的品质会有一定的要求。这点和在中国喝茶还挺不同的,因为茶馆可以打牌,可以谈工作(原来我们广告公司都是在茶馆和顾客或者和领导谈工作),所以茶叶好坏倒还没有特别讲究。当然也有那种一人就是几百元的品茶馆,比如原来科华路“神仙兔”楼上那家,还有我之前在保利中心学茶那家,都是品茶馆。而喝瑞幸咖啡的人往往也会喝星巴克或者其他的小咖啡馆。所以在咖啡豆这点上,瑞幸的豆子一直比较差(不是一次两次的感觉,原来新希望大厦1楼我还是喝过很多次,有时候喊公司小妹妹给我带上来),尽管宣传什么大师豆子,但是从来瑞幸没有敢过多宣传自己的豆子,说明一直在极力掩盖这个事情。大家多喝几家咖啡馆对比后,真的就不会选择瑞幸咖啡了。
而快速扩张导致员工对咖啡根本不了解,对于咖啡分类完全不懂,咖啡知识为0,无法解释咖啡,对于做咖啡也是依赖于机器,甚至估计对于咖啡渣有什么用处都是完全不懂。这点相比于星巴克就有个鲜活的例子。我记得我曾经在星巴克(凯德天府店)要过咖啡渣,对方还给我说可以用在烟灰缸里减少味道。说明至少星巴克对于员工的咖啡知识是有培训的。而且星巴克员工会推荐不同种类的豆子,至少知道深烘、浅烘,产地,季节都有个大概的了解。星巴克员工也会给大家传达这种咖啡文化,比如王府井2的星巴克每周都会定期有咖啡文化活动。又证明了1,咖啡文化,瑞幸是没有的。
而咖啡馆除了是带一杯咖啡,对咖啡知识,对顾客的服务,对咖啡文化的传播,都是需要的。如果只是带一杯咖啡,现在超市的无糖咖啡或者加了料的咖啡,远比瑞幸咖啡便宜。如果咖啡脱离了附加值,还有什么意义呢?所谓的现磨咖啡也是基于好的咖啡豆或者较好的咖啡豆,瑞幸的咖啡豆不行,服务不行。只是不断做营销打广告,又怎么能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宠MINI
后一篇:外公甘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