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2022-05-06 14:30:12)
标签:
散文 |
分类: 文苑漫步 |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为改变国民精神而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一生著述丰厚,作品题材广泛、形式灵活,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有涉猎,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如《阿Q正传》《药》《祝福》等。这些作品对几代中国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朝花夕拾》是他以笔为匕首“战斗生涯”中最为独特的一本小书。《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成年后对少年往事的回首,也是他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从本书的小序中得知,一开始书名定为“旧事重提”,后又改为“朝花夕拾”,内容隐而不露,给人更广阔的想像空间。书里面并没有高深难懂的字眼,而是向读者娓娓道来童年那些难忘的事,语言简练优美,非常自然。其中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篇目曾入选人教版语文教课书、苏教版语文课外推荐阅读。书中包括10篇散文,包含少年时代的绍兴印象、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等成长经历,尤以记述故乡生活为多。
《朝花夕拾》不同于鲁迅以往的杂文,它侧重于世态人情的描画,当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百草园中那臃肿的似人形的何首乌的根、弹琴的蟋蟀和唱歌的油蛉;又有对不同人物带着深厚情感的刻画,如朴实善良但又可怜的长妈妈、亦师亦友的藤野先生、正直而又倔强的范爱农。这些文字表现出了一个孩童因对大自然的好奇而去探索的精神,也可以看出作者没有生硬地用道德家的视角审视故人,而是以情感带动回忆的笔,追思他们。同时,作者也不忘沿用一贯的对比和讽刺手法,在夹叙夹议中嘲讽反动、守旧势力。
这本《朝花夕拾》让我们读懂鲁迅先生复杂的心路历程。在看清无数黑暗的事实,长时间愤慨疾呼后,鲁迅并没有丢失童年或者其他时候遇到的纯良之人。这让我们意识到,先生不仅拥有对“批判”的一腔热血,还有一颗温柔的心支持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爱——他既是一个战斗的勇士,也是一个拾花者。他拾起自己和世人曾经遗漏的落花,珍藏起来,交付给活在当下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