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面心理健康模型

(2013-01-08 13:39:10)
标签:

eap

职业心理健康

员工帮助计划

杂谈

全面心理健康模型

 作者:郑华辉

很长时间以来,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都是以治疗或预防出现症状(如抑郁、焦虑)为核心。其基本假设是,只要这些症状不存在,你心理便是健康的。这种模式与传统的身体健康管理模式一致,治好你身体上的病(如感冒),你便健康。早期在企业中开展EAP时,我们持相同的理念,更多是干预、预防职业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我们那时主要关注员工压力有多大,压力对他们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多少员工职业枯竭、有抑郁倾向。虽然问卷中也有身心幸福感的测量,但也是以问“你是否感到心力交瘁?”、“你有没有长期感到莫名的苦恼或忧郁?”等症状类问题为主。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职场中严重心理障碍的人非常少,心理困扰的人也不是主流,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心理健康受到压力的威胁。更突出的事实是,许多员工积极、向上,他们非常优秀、努力把工作做好、同时也追求自身的幸福与快乐。但传统的心理健康模型中,很少考虑没有心理问题症状外的其他员工积极心理状态的提升与潜能的开发。2007年之后积极心理学研究和推广日益活跃,易普斯敏锐地抓住其中心理资本的理念,在2008年的“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中探讨这个问题。按Luthans的定义,心理资本是一个类状态的心理要素,包含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坚韧等。随后我们在企业的EAP实践中加入心理资本提升,首先将积极心理元素融入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并和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一起创建了“心理资本增值(PCA)”干预项目。

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中包含情绪、功能、意义、行为等多个维度。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也包含类似这些维度,如积极情绪、胜任力、亲社会行为、工作意义、人生意义。PCA开创了职业心理健康服务关注积极导的历史,但其中没有包含积极心理状态的其他重要维度。所以在随后的几年,我们在EAP服务(如调查、培训、宣传)中加入幸福感,主流的幸福感研究专家大多认同幸福感分为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两维度。幸福感的加入丰富了EAP服务中所关注的积极心理状态的内容。随后基于企业中的实践结果,我们在2010年“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发布了基于幸福感划分的职业人群比例。同年还发布了心理健康检查(心检)产品,在企业得以很好应用。

但上述模式还存在几个挑战:1)幸福感、心理资本与心理困扰与障碍的测量维度并不完全一致;2)仅有的幸福感和心理资本不能全面反映员工的积极心理状态,比如积极意义、积极关系等。3)积极心理状态与心理困扰的测量采用不同的量表,很难按照统一的尺度进行归类比较。

结合企业的现实和积极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趋势,我们进一步提出全面职业心理健康模型。该模型以情绪、投入、意义、关系等维度为核心,兼顾积极、消极两端,以期全面反映职业人士心理健康状态的现实。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型中融入心理繁荣(Flourishing)的理念,指明EAP服务的方向不仅仅是让大家没有心理困扰,更是发挥人的优势与潜能、提升积极情绪、促进积极关系和利他行为,即促进每个人的整体心理繁荣。员工的心理繁荣进而带来组织的积极、卓越发展。

http://s5/bmiddle/46a32c21td2c0641f4b44&690

 

根据这个模型,企业员工可分为5类:心理障碍(约1%)、心理困扰(9%)、心理挑战(43%)、心理健康(36%)、心理繁荣(11%)(数据来源于易普斯“中国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数据库”)。我们的EAP也以提升员工的心理繁荣为导向,为各群体、各员工提升针对性的服务。

我们一直说,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心理学。但旧有的以病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覆盖人群偏少,也容易造成大家使用服务时产生不良心理负担。全面职业心理健康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更将推动心理会服务于人类灿烂生命这个更积极目标。

当然,全球目前对人类的心理健康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很多心理要素,尤其是积极层面的心理要素也在持续深入研究中。我们这个模型也将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