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这杯“毒酒”
(2009-09-29 21:29:42)
标签:
五粮液证券市场监管股票 |
“五粮液”这杯“毒酒”
北方可可
上市公司“五粮液”最近正在接受有关方面的调查。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五粮液案件正在行政调查过程中,初步查明,五粮液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证券投资行为及较大损失、未如实披露重大证券损失、虚增利润和披露主营业务收入存在差错等“三宗罪”。
“五粮液”是著名的酒业老品牌,从中国证监会的通报情况来看,该公司涉嫌的上述这“三宗罪”,其作案手段皆表现在上市公司最为基本的信息披露方面,而并非是什么高超的瞒天过海之术。笔者觉得,这正是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所在。首先,从“五粮液”的涉嫌违法违规,和以往已经出现的一些同类案件来说,人们不禁要问,股市当中还存在多少“五粮液”这样的“毒酒”呢?而这些上市公司连基本的信息披露都做不到及时、完整、真实、准确,相关投资者当然就会因此而产生研判失误,直至上当受骗,继而造成投资损失。其次,人们不禁要问的是,中国证券市场搞了近二十年,为什么政府监管部门连一个最基本的信息披露都监管不好呢?第三,“信息披露”这种基本的监管都管不好,那么中国的证券市场当中还会有多少比这种问题性质更为严重的“地雷”呢?如果这样子推想一番,股民们是否就有些不寒而栗了?
再有一点,从这次“五粮液”的具体犯案情节来看,也颇令人惊讶。根据目前媒体披露的情况,“五粮液”所涉嫌的“三宗罪”竟然都是发生在2007年以前,其中有的则远至2000年。发生“连续3年虚增利润”这样的造假行为,该公司竟可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正常交易而不被停牌和调查,这还是一个正常的证券市场吗?这当中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该当何罪?违法违规行为存在这么长的时间,证监会及其相关人员又是否涉嫌不作为和渎职犯罪呢?“根据群众举报, 2009年7月28日证监会对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稽查”,那么,如果无人举报,该公司又会欺骗投资者多久呢?事实上,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很多问题可以说都是明摆着的,发生在几年以前的那个“600字揭穿上市公司神话”事件,就是一位学者透过上市公司公开的相关数据得出的结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清扫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垃圾”公司并非什么技术问题,监管机构自身能否依法获罪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公开、公平、公正”是证券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石,而中国这样的新兴证券市场如今用行业俗语来说,就是充满了“黑庄、黑嘴、黑洞”,或者叫“毒瘤”遍体吧。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为,在捉“老鼠”的同时,还要详察一下这“猫”是不是一只“病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