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国的“糖罐子”

广西:中国的“糖罐子”
不到广西,不知道广西有多甜。一眼望不到边的甘蔗林,隐藏着中国最大的“糖罐子”。广西贡献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食糖产量,就问你甜不甜?
广西总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地形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即约80%为山地,10%为水域,仅10%为耕地,却贡献了全国最多的水果和食糖。2024/25年榨季,广西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达到1135万亩,食糖产量超过640万吨,这两个指标连续34个榨季居全国第一。高峰时,甘蔗种植面积1627.2万亩(2012年),约占全区面积的4.6%。
根据中国糖业协会的数据,2023/24榨季全国累计产糖996.32万吨,其中甘蔗糖882.42万吨,甜菜糖113.9万吨,同比增长11.03%。这个数字让中国稳居世界五大产糖国之列,与巴西、印度、欧盟、泰国并驾齐驱。单是广西的食糖产量就达到了惊人的618万吨,简单说就是全国每三勺糖就有两勺来自广西。
甘蔗全身是宝,甘蔗除了榨糖,还可以做水果,蔗渣用于制浆造纸、蔗叶制成高品质饲料、滤泥开发成有机肥、糖蜜深加工成酵母及其抽提物……而食糖不仅仅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还是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上百个行业门类的基础原料。正因为这样,广西是全国糖料作物的战略产区。每年必种甘蔗,你们懂的。
广西每年聘用数万越南人砍甘蔗,榨季高峰期超过十万人次,主要集中在崇左(蔗糖产量占全国1/5)等边境地区。熟练工人每天可砍1800-3000根甘蔗,日收入约200元。
广西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糖罐子”,主要是得益于广西土地与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高、降雨丰沛,水热组合条件优于其他产区,再加上广西人勤劳朴实。
数据来源:广西政府网等公开数据。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