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酒辩护

(2018-10-16 11:50:09)
标签:

辩护

天地

1.
据说,有一家人民的日报判了酒的死刑,因为酒判了师胜杰、臧天朔死刑。有人还挖出已过世多年的傅彪、谢晋、柯受良,指责他们都是酒害死的。

 

对酒的判决书这样写道: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根本就不存在,而且是一个持续几千年的误区! 酒,一滴也别喝!

 

理由据说,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研究发现: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饮酒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中青年男性(15-49岁)死亡的主要凶手之一。

 

我们姑且相信这是《柳叶刀》的结论,然而,这个完全西医而且侧重外科的《柳叶刀》,对酒的了解有多少,是严重值得怀疑的。西医严格地说只存在了200年,而酒存在了至少五千年。《柳叶刀》知道酒是消毒的液体,可它知道酒还是人用来解毒的醪醴吗?

 

说饮酒是持续五千年的误区,更是笑话。中国持续五千年的误区还真有,那就是“帝制”,但那是用武力维护的,而饮酒除去偶尔被强权禁止外,一直都是自由选择的。一个东西,被自由选择了五千年,还存在,还发展,它一定就是真理;被迫选择的,才可能是误区。

 

为酒辩护

有人还说,就在两个月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紧急叫停了一项证明“每天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临床试验”。叫停的原因是一项机构调查发现,NIH的工作人员和外部研究人员向酒精行业代表寻求资金的做法,违反了NIH利益冲突的规定。

 

这项专项研究的被叫停,说明没有结论,同时更说明,“适量饮酒是否有益健康”的结论,不能由“疾病负担”的研究组做出。

 

实践证明,经过时间选择的 “古老的智慧”,才是人类最值得遵循的准则。至于酒与健康的关系,可以从中国“医酒同源”说起。

 

“医”字繁体写作“醫”,部首“酉”即酒。可见酒的医疗保健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便被中国人发现。《周礼》记载,西周宫廷便设有“食医”,掌管王之六食、六饮、六膳,其中六饮即水、浆、醴、酒、酱、酏。《诗经》曰“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肯定说喝酒有助长寿。《黄帝内经•素问》说:“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醪醴)万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中更多次提到酒。需卦九五的爻辞说:需于酒食,贞吉。即把酒看作正大光明、坚强刚毅、坦诚来往、避免灾祸之吉祥物。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把酒称为“百药之长”。东晋张湛《养生要集》曰:“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唐代药王孙思邈说酒有“少饮,和血益气,壮身御寒,避邪延没岁”,并说酒有“作酒服,佳于丸散,善而易服,流行迅速”之功效。

而且,中国人很早就知道饮酒与健康之间的辩证关系,明代李时珍《本草备要》有多处关于白酒效用的记载,同时强调:少饮则活血运气,壮神御寒,遣兴消愁,辞邪逐秽,暖水藏,行药势,过饮则伤神耗血,动火生痰,发怒助欲,致生湿热诸病。善饮者必自爱其量。

 

酒在医疗上的应用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从最初的单纯用酒治病,发展到后来的制备药酒,足以证实酒在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不久前,受世界卫生组织(WHO)邀请,中国酒业协会携贵州茅台集团、青岛啤酒、百威啤酒的代表,赴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参加“全球减少有害使用酒精战略磋商会”。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在大会上做了报告,介绍了中国酒类市场和消费状况,以及理性饮酒在中国的推广情况。他指出,在中国数千年以来,酒与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医酒同源”、“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念根深蒂固。自古以来,中国各类典籍记载的数不胜数。鉴于中国白酒的多菌种发酵方式,酒类产品中微量成分的影响,以及消费方式的差异,不能认为酒类产品等同于酒精。但是,认同酒类产品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认同过量摄入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还强调,中国酒业协会对酒类产品和健康的相关性,不强调、不夸大,但也不能妖魔化酒类产品;尊重历史、尊重科学。

这才是理性的判断。有人随便打滚子,扣帽子,挂牌子;上纲,上线,上绞架;不仅不科学,不公平,而且不道德。这些人最好不喝酒,一滴也别喝,否则,酒有灵,得天惩。

 

2.
酒有天灵,绝非妄言。《汉书•食货志》云:“酒者,天之美禄,享祀祈福,扶衰养疾。”

 

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就是对医学的认知。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便以系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体系实现了对生命的认知。西方人是在近500年的近代科学(主要是天文学和微生物学)形成才后实现部分认知。作为现代医学的西医,真正形成学科也不过是近200年的事。

 

酒分子的发现,揭示了地球上所有生命起源。20世纪下半叶,以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天文成像实验室和法国天文台为首的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项鲜为人知的成果:酒分子是分子云中浓度较高的分子,早于恒星而存在于茫茫宇宙之中。科学家在洛夫乔伊彗星上发现了酒精喷射现象。酒精对太阳和地球的诞生起了重要的作用。太空中的酒分子还在氨基酸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氨基酸是生命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每一个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氨基酸的参与,没有氨基酸就没有生命。

 

天体的形成,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居然与酒有关?这是一个令人惊诧又发人深思的研究结论。直指“酒与生命”的关系。

 

文献显示,在中国,酒一直是天上星辰的化身。酒星是中国人对酒的最早也是最高级别的尊称,代表了东方人眼中酒与生命的关系。而西方人对酒的最早和最高级别的尊称是酒神,酒神代表了西方人眼中酒与生命的关系。

 

3000年以前,《周礼》中便记载了“天上酒旗星”。《晋书天文志》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唐朝李白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著名诗句。皮日休《酒中十咏并序•酒星》中记载“谁遣酒旗耀,天文列其位”。陆龟蒙《奉和袭美酒中十咏并序•酒星》亦有“不独祭天庙,亦应邀客星”之句。宋代《酒谱》有“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的说法。而这些说法,绝非仅仅是文人的形象思维。

 

“酒星学说”相传为天界的酒曲星君以神授的方式传与仪狄,后集大成于杜康。在中国的所有“造酒说”中,“酒星说”可能是最不可思议和最神乎其神的说法了,但是,恰恰是这个“酒星说”,破解了神秘的“中医之谜”和“酒与生命的关系”。

 

中国的“酒星说”融合易理与酿酒术,认为自然界的日、月、水、火、风、雨、雷、电等大的星团及二十八宿中的角宿、斗宿、奎宿、井宿等“天地人三界神灵”主宰着酒品质的好坏。酿酒必须选择星象、季节和吉日良辰,举行神秘的祭典等。“酒星学说”讲求粮食配料的构成、用水的选择、酿酒的选址、器皿的选用、发酵的时间、中药材对性味的调节及酒的贮藏调养等,这是酿制好酒的理论精髓。

 

 “酒星学说”完全按照天地人的生命规律来酿酒,是一场“把原本存在于水、粮、气等中的酒分子,通过高明的工艺手段,配伍熬制成一种有温度的人体需要的生命液体”的过程。这与中医一个道理。其实,酿酒的原理就是中医的原理,酿酒学就是中医学的雏形。这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人为什么一直说“药酒同源”,并称酒为“百药之长”的真正原因。

 

相对“东方酒星”显示的“天人合一,治病养生”的生命学和生活学的价值观,西方“酒神”却是一种纯粹的悲剧精神。希腊悲剧最早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中的合唱,即“酒神颂”。所谓“酒神精神”就是主体的狂放、沉醉,任由自我原始生命力的自由袒露。那种酒神的无羁无碍,放荡不羁,以一种日神绚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悲剧。然而,即使肤浅的西方自由狂放的酒文化,也比中国基于“天人合一生命哲学”的酒文化晚了1300余年。

 

刚刚唱罢“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李白接着唱道:“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天地生酒,天地爱酒,天地生人,天地爱人,酒是人天造地设的朋友。人或害于酒,是不知酒,不懂敬畏所致,酒何责之有?又何罪之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