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幽默城到理想国

(2013-02-16 13:48:20)
标签:

幽默

理想国

天津

小康

 

年近花甲的关兄是城里人,可谓在天津土生土长。有次,我们聊天聊到“什么是幽默”的问题,他想都不想答道:“哏儿!”

 

你瞧瞧,天津人就这么哏儿,就这么幽默。如果他思索幽默的定义,那就不哏儿了,也就与幽默无缘。

 

哏儿,当然不是幽默的定义,其实,其史,幽默从来就没有一个让全世界认可的定义。写过《幽默艺术》的美国人特鲁说,对“何为幽默”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也许就是反问一句:“谁晓得?”现在,如果问中国人什么是幽默,回答也只能是:“元芳你怎么看?”而我看,元芳也没辙。

 

1901年,英国哲学家索列说到幽默:“语言中几乎没有一个词汇……比这个人人熟悉的词更难下定义。”一百多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多少改观。然而,幽默的定义难下,却一点也不妨碍人们对幽默的敏感感受。比如,现在有太多的人证物证证明天津是一座幽默的城市。而我的证据来自20多年前。

 

1992年9月26日,我在《天津青年报》上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幽默专版——幽默休闲。之前,中国所有媒体上的幽默内容,都只是一个小专栏,即一幅漫画、两个笑话,如此而已。天津的幽默休闲版,4开整版规模,每期十几个原创栏目,几十条稿,且有图有文。幽默休闲版亮相以后,一时皆大欢喜,并且几乎是毫无悬念地在天津市1992年度好新闻评选中夺得二等奖。由此可见天津人对幽默的敏感程度。

 

更为传奇的是,这个版创办在20多年前,竟也持续办了20多年。其间,世纪交替,媒体兴衰,也曾改名“趣味”,但一直办到今天。然而,这并不是几乎从不换岗的编辑的功劳,没有作为读者的作者和作为作者的几代天津人的全力支持,奇迹不可能发生。

 

在这20多年幽默未必休闲、但觉有趣有味亦有刺的经历中,使我常常感到,幽默未可一言以蔽之。其意,可谓深;其力,可谓大。

 

这其中的含义是,幽默没有定义,正好可以依我们每个人对幽默的理解去切身感受,以我们每个人对幽默的感受去尽情发挥。

 

从智慧的角度看,幽默有更高的哲学意味;从社会的角度看,幽默有更强的行为能量。例如,有冷幽默,为什么不可以来点热幽默;有小幽默,为什么不可以来点大幽默;有软幽默,为什么不可以来点硬幽默;有贱幽默,为什么不可以来点贵幽默;有黑色幽默,为什么不可以来点白色、绿色、红色幽默……当然可以。

 

最近,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个封面故事:现实生活中的理想国——2020年小康目标的15个关键词。其词均为法治政府、社会公平、生态制造等硬件。依我看,中国实现小康社会至少还需要15个软件关键词,幽默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幽默传统的民族。君不见,先秦诸子之中,无论老庄孔孟,还是墨翟韩非,所作文章,于思想哲理之外,无不洋溢着幽默的灵光。这一点连外国人都不得不承认。法国人让•诺安在《笑的历史》一书中,称孟子见齐宣王那段记述为引人发笑的最古老的传说。因此,在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使命中,幽默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天津的幽默特色,除了自身历史的形成因素外,中国人幽默的整体缺乏,也是一个重要的陪衬因素。而当下,幽默中所包含的文明,幽默中所体现的真诚,幽默中所彰显的宽容,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特别需要的。

 

公元前3到4世纪时,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对话并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但同时,柏拉图也写道:“我们应该避免幽默,因为它仅仅建立在我们因嘲笑他人的痛苦而得来的快乐上。”然而,这个创建在思想上的理想国,于现实历史中从来没有实现过。究其原因,盖因为他对幽默的偏见和否定态度。

 

没有幽默,就没有理想。没有幽默城,就没有理想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雪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