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乐,生活快感,生命快意
(2009-01-13 14:47:31)
标签:
家书生日生命杂谈 |
生日快乐,生活快感,生命快意
——致远方的信之六
我生日那天,收到你的越洋短信:
“爸,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不能在家陪您,真的有些遗憾。我能送您的礼物,只有我的祝福和我一定要努力的诺言!祝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我已经过了不少生日,在我的记忆里,这一次,大约是最高兴的。
我对生日,向来有一种敬畏的感觉。所以,从不想声张,也不想铺张。你知道的,我们家的人过生日,都只是一顿捞面,你可能还会多一个小蛋糕,,我是连蛋糕都拒绝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想想,大概是因为,生活的难,生命的重。
我没通读过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但看了这个书名,似乎感觉已经读懂了小说。我觉得,生命中,重是可以承受的,轻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受点苦心安,负点责神怡。
有一个说法,男人往往会死在他的生日之前。大概是生死有约。
原来,我一直不明白那部你也看过的美国电影(当然,你还看过原版小说)的片名为什么叫《死亡诗社》,而里面的诗人叫“死亡诗人”。后来我发现,有许多人活着,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因为,意识到生命存在的前提是:意识到死亡的存在。
一个哲学家说,只有你愿意为之死的东西,你才能够藉之而生。
人们常说给什么什么“赋予生命”,谁的生命?你的命?别人的命?还是一条狗命?一个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只有倾情,尽心,任性,搏命,才能换来有生命力的,有生命灵性东西。
我想起,那首在全世界传唱的“生日歌”,有四个乐段,却只有“Happy birthday to you”一句歌词,可见人们对生日的不知所措。我以为,只有生日快乐是没有意义的,还要时时感到生活的快感,生命的快意,才是最有价值也最痛快淋漓的人生。
另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译名是作家韩少功1985年翻译的,几年前的新译版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译者是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钧。许解释他为何改译书名时说:“两个书名看起来差不多,其实传递的意思不太一样,原书名‘生命中’的范围太广,这么庞杂的内容很难在一本书中谈清楚;新书名中的‘生命’二字单指生命本身,多出了许多的哲学意味。”而我觉得,还是作家译得好,有一点错综、难以捉摸的意味。新译名过于明确了,反而乏味了。这是你的专业,你觉得呢?
最后,把我《诗子弹》中的几句抄给你——
我不是梨花诗人
也不想做桂冠诗人
我是一个“死亡诗人”
我的“诗子弹”
每一次击中你之前
都穿过我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