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流的税

(2007-02-27 12:16:58)

下流的税

 

搭车。出租车司机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道:“政府够黑!过去是手写票,收入不全知道,现在可好,机打,上税一分也跑不了。”

 

这其实只是个小信号。单位财务通知,今年每人一卡,所有收入直通税务局的电脑,交税,一分也不能少。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这不成问题。只是,这样的收法,没有隐私不说,更有点像捉贼,心里不太痛快。加之,个人的收入公开了,而政府的收入却不公开,支出也不征求纳税人的意见,纳税人只尽义务,没有权利,这不合法,也不合理,更不合情。

 

然而,我今天要说的,并不是这。这种针对薪金阶层的强制税收,将直接导致中等收入者不断下流,迅速蒸发,进一步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破坏社会和谐。

 

日本知名社会观察家三浦展在他的的新书《下流社会》中指出,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正在世界悄然成形,日美欧曾引以为傲的中产阶层正在消失,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专业技术精英和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加入的“下流社会”,其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就在日前,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在1996年至2006年的十年期间,收入最高及最低的家庭数目双双增加,而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则萎缩,显示香港社会走向两极化。有学者指出,香港明显出现“M型社会贫富悬殊”现象,若当局不小心处理“中产向下流”的问题,将造成社会不稳定。

 

M型社会”是形容贫富悬殊现象的新概念。日本经济策略学者大前研一表示,M的左边是指低收入人士,右边是高收入人士,两者人数会越来越多,中间的中产人士则减少,大多会流入中低阶层。大前研一认为,中产向上流并不容易。他说,“一个人的薪金最高峰,平均是在40岁左右,过了这个顶峰,便少有机会升级或加薪。”但中产向下流却很容易,原因之一就是不恰当的税收。中国已经是一个贫富悬殊的M型社会,看来,它还将是一个绝对大写的M型社会。

 

中共十六大报告曾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这无疑将有利于中国的社会稳定。局部准确统计(非不完全),中国的中等收入者所占的比重在15%到20%之间。据说,所谓“中产”,现在已成为继“温饱”、“小康”之后,又一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标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第三个追求目标。

 

可惜,中国的中产阶级尚在襁褓之中,还没在睡中醒来,却将在税中死去。我只希望,消灭中产,这只是一个失误,而不是一个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