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派相声可以休矣
马季忽逝,可惜可痛。马季于相声,不是改革派,也不是保守派,可以称之为探索派。近日,在各色悼词中,有人将马季归为歌德派,称之为“歌颂相声”大师。说这话的人,是想歌颂马季,却无意中讽刺了马季。
相声没有讽刺好多年了。因此,相声没有大师也好多年了,甚至没有相声好多年了。这不是马季的功劳,也不是马季的过错。
“本来,相声的生命是包袱,包袱的生命是讽刺。”我在最近发表的《郭德纲的“刚”》一文中写道,“然而近几年来,相声已经不是曲艺济世,而是曲学阿世。如果说,郭德纲救了相声,那是因为他复活了讽刺。如果说,郭德纲回归了传统,那这个传统,不仅仅是传统段子,不仅仅是传统技艺,而是干预生活,评议时政的‘穷不怕’精神。这就是我认为的郭德纲的‘刚’。”
我说,相声需要郭德纲,是因为中国需要郭德纲的“刚”。
相声当然也可以歌颂,但相声绝非必须歌颂,相声必需的是讽刺。如果相声非得歌颂,那让毛驴代替种马,去走盛装舞步行吗?那让狗骑兔子代替加长红旗去迎宾行吗?
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假冒伪劣的社会,就让相声说几句真话吧,说几句人话吧,说几句反话吧,说几句损话吧,甚至说几句坏话吧。相声应该成为社会的痒痒肉,更应该成为社会的良心。
马季去了,我想说,歌德派相声可以休矣。希望这句话,既不会是马季的悼词,也不会是相声的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