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和谐: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什么是和谐社会?
相关文件的说法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可我总觉得,和谐社会在理论研究上缺乏某种生动性与思辨性。过于宏观,过于一致,过于套。这本身体现的并非和谐而是不甚和谐。
什么是和谐?
通俗的解释可以是这样的:“和”字是由“禾”字与“口”字组成,意思是有饭吃。“谐”字是由“言”字与“皆”字组成,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发表意见。
更为哲学的解释来自孔子。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 就是说“和”的本质是“不同”,因为承认且不限制差异(不同),“和”才有意义也更有价值。没有“不同”,没有差异,没有多样性,没有不同的声音,就无所谓“和”(和谐)。
因此,和谐社会,民主最重要,人人都能说话最重要,差异,多样性,不同的声音最重要。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真正能体现和谐的机制。否则,你可以随便说话,但你说话就跟放屁一样——有味却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