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反美”女生的“臭美”生活
刚看了一篇报道,标题是“北大‘反美’女生马楠的真实近况”。马楠现在的生活与现在的话,都很有意味。
1998年6月29日上午,克林顿访问北大。在演讲时,克林顿说:“……贵校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胡适教授在50多年前说过:“有些人对我说,为了国家的自由你必须牺牲自己的个人自由。但我回答,为了个人自由而奋斗就是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为了个性而奋斗就是为了国民性而奋斗。我们美国人认为胡适是对的。……”
中文系学生马楠举手,站起来,她反驳克林顿说:“本校前任校长蔡元培曾经说,当伟大的道德精神实际运用时,它们不会相互抵触。而且,我也不认为个人的自由会与集体自由抵触。以中国为例,它的蓬勃发展实际上确是我国人民自由选择与集体努力下的成果。因此,我认为,所谓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人民有权自行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只有那些真正尊重他人自由的人,才能了解自由的真谛。”
克林顿引用的是一种“胡说”,马楠的话,是另一种“胡说”。
然而,有意思的不是后来马楠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行选择了一个美国人嫁了,并生了两个孩子,而是她现在的义无反顾。马楠现在依然认为,克林顿的说法“太偏激了”,“如果太强调个人自由,国家是会乱套的”,“他的观点可能有他的理由,但到现在我还是保留自己的这个看法”。
马楠说:“我一直认为美国有众多精英,拥有大量类似我前任男友那样过五关斩六将,考入了美国高等学府的人才。但我决不会因此而全然接受克林顿的观点,虽然美国强大,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理想,美国不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中国人头上。”
这些话说明,被保送念完研究生的马楠还是没有弄懂自由。美国怎么可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中国人头上呢?我倒是觉得,美国把自己的人强加在有的中国人身上。
这源于一种说法:北大为美国人培养老婆。这当然是不负责任也未经核实的说法,我不愿去相信。但是,现在的北大只能培养越来越多的老婆和老公,这是我坚信的。
“臭美”的马楠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北大女生,还有男生呢。
报道说,马楠的初恋男友从北大毕业后,通过托福,远赴美国留学,导致两人分手。若干年后,两个都已结婚生子的人在电子邮件上聊起此事(反驳克林顿),她的前男友说:“我真为你自豪。”
我真为你自卑——背信弃义的,薄情的,虚伪的这个北大男生啊。我甚至怀疑,北大现在还有没有男生?更有甚者,北大现在还有没有真正的大学生。
当年,北大的传统是“二胡”——胡思乱想,胡言乱语。现在,这个“二胡”的传统早就死了,但,现在北大培养的学生却在另一个极端上再现了它。